健康養身★坐骨神經痛到歪腰 內視鏡手術治療椎間盤突出

坐骨神經痛到歪腰 內視鏡手術治療椎間盤突出

【NOW健康 馬姍妤/台中報導】45歲的李先生從事快遞,需經常搬重物,過去曾因工作時拉傷腰部,但當時仗勢年輕並無積極治療,直到近年來經常感到腰、下背不適,服用止痛藥也不見效,嚴重發作時「開車像蝦子一樣彎曲」,赴醫確診為坐骨神經痛,討論後決定採「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治療,術後症狀大幅緩解,目前已重返工作崗位。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羅達富表示,患者因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導致坐骨神經痛,除了下背痠痛外,嚴重時甚至出現腿部痛麻、無力等症狀,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腰椎第5薦椎第1節的椎間盤突出,進而壓迫神經,因症狀已對工作及生活造成極大影響,讓身為家中經濟支柱的他相當苦惱。

 

羅達富指出,在骨科門診裡,反應下背痛或合併坐骨神經痛的患者不在少數,不過造成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椎間盤突出、薦髂關節失衡、梨狀肌發炎,甚至是風濕性關節炎、腎結石等,因此得逐一排除,而多數患者經適當保守治療後,症狀可以獲得控制或緩解,但如果症狀嚴重,就得透過手術才能減緩。

 

羅達富也強調,椎間盤是位於2個脊椎骨之間的軟骨構造,由中間的髓核和周圍的纖維環所構成,具有吸收及緩衝來自身體重量與壓力的功用,當長時間彎腰工作或搬重物、運動傷害、曾發生過車禍者,就很容易造成腰薦椎的椎間盤壓力過大而突出,因而壓迫到神經產生疼痛。

 

因此,脊椎手術目的主要就是解決神經方面症狀,以及穩定脊椎的平衡,如李先生因神經壓迫,進而產生劇烈腰痛,透過「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刮屑與夾除突出的椎間盤,僅需局部麻醉,術後患者能立即感覺到壓迫解除,也能避免因全身麻醉誤傷神經的機率,且流血量少,術後傷口疼痛感較輕、住院時間短。

 

羅達富提醒,手術中只要能達成解決患者不適的目的,多半不會有復發的問題,反倒要注意術後併發症的出現,如新的神經症狀、傷口疼痛加劇、頭暈無法坐立等,因此術後休養和功能恢復的復健很重要,才能避免鄰近節段加速退化。此外,平時應避免姿勢不良,並勤做運動維持腰背肌力,才是減少進廠維修的不二法門。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炎炎夏日即將到來,除了悶濕黏膩感之外,腋下有異味困擾的人也隨之增加。據調查統計顯示,在臺灣每10人就有4人有多汗症及狐臭困擾的民眾,而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任賴豐傑門診統計109年1月至110年3月底截止,已有65位因腋下異味困擾來求診,女生占55%、男生占45%、平均年齡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刷牙、洗臉、煮飯、燒開水,現代人天天都會接觸到水龍頭,標檢局與消基會日前公布最新調查報告,抽驗10件飲水用水龍頭,其中「LOLAT—單槍出發兩用水龍頭(飲水用)」品質不合格,與水接觸的本體材料鉛含量大於0.25%,長期使用恐危害健康。 消基會秘書長徐則鈺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牛津AZ疫苗接種人次,隨著華航群聚威脅有所提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昨(4)日公費施打共3,401人次,是公費人數單日施打最多的1天,而自費則施打1,914人次,總累計施打67,931人次,當中自費接種17,956劑,將突破原規劃2萬劑,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推估每1萬人就有1人罹患先天脊髓肌肉萎縮症罕見疾病,患者會因肌肉無力、萎縮,導致肺活量降低,身體傾斜彎曲,長年與輪椅為伍。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跨科整合團隊進行脊柱側彎矯正手術,讓原本呼吸、坐正都有困難的孩子,可以靠自身的力量抬頭挺胸,夢想不再萎縮,迄今共完成57...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