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坐骨神經痛到歪腰 內視鏡手術治療椎間盤突出

坐骨神經痛到歪腰 內視鏡手術治療椎間盤突出

【NOW健康 馬姍妤/台中報導】45歲的李先生從事快遞,需經常搬重物,過去曾因工作時拉傷腰部,但當時仗勢年輕並無積極治療,直到近年來經常感到腰、下背不適,服用止痛藥也不見效,嚴重發作時「開車像蝦子一樣彎曲」,赴醫確診為坐骨神經痛,討論後決定採「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治療,術後症狀大幅緩解,目前已重返工作崗位。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羅達富表示,患者因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導致坐骨神經痛,除了下背痠痛外,嚴重時甚至出現腿部痛麻、無力等症狀,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腰椎第5薦椎第1節的椎間盤突出,進而壓迫神經,因症狀已對工作及生活造成極大影響,讓身為家中經濟支柱的他相當苦惱。

 

羅達富指出,在骨科門診裡,反應下背痛或合併坐骨神經痛的患者不在少數,不過造成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椎間盤突出、薦髂關節失衡、梨狀肌發炎,甚至是風濕性關節炎、腎結石等,因此得逐一排除,而多數患者經適當保守治療後,症狀可以獲得控制或緩解,但如果症狀嚴重,就得透過手術才能減緩。

 

羅達富也強調,椎間盤是位於2個脊椎骨之間的軟骨構造,由中間的髓核和周圍的纖維環所構成,具有吸收及緩衝來自身體重量與壓力的功用,當長時間彎腰工作或搬重物、運動傷害、曾發生過車禍者,就很容易造成腰薦椎的椎間盤壓力過大而突出,因而壓迫到神經產生疼痛。

 

因此,脊椎手術目的主要就是解決神經方面症狀,以及穩定脊椎的平衡,如李先生因神經壓迫,進而產生劇烈腰痛,透過「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刮屑與夾除突出的椎間盤,僅需局部麻醉,術後患者能立即感覺到壓迫解除,也能避免因全身麻醉誤傷神經的機率,且流血量少,術後傷口疼痛感較輕、住院時間短。

 

羅達富提醒,手術中只要能達成解決患者不適的目的,多半不會有復發的問題,反倒要注意術後併發症的出現,如新的神經症狀、傷口疼痛加劇、頭暈無法坐立等,因此術後休養和功能恢復的復健很重要,才能避免鄰近節段加速退化。此外,平時應避免姿勢不良,並勤做運動維持腰背肌力,才是減少進廠維修的不二法門。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綜合報導】武漢肺炎疫情至今持續兩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剛好滿2年的今天,面臨的是:Omicron變種病毒自去(2021)年底爆發全球疫情。Omicron傳播快速,雖重症與死亡率不高,各界仍擔憂新冠疫苗的保護力,是否會因為Omicron病毒而失效。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綜整相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今(20)日為大寒,古云「大寒大寒,防風禦寒」,大寒是24節氣中最後1個節氣,也是1年中最寒冷的時節,常有寒流、風大的天氣,要特別注意防風保暖。 冬天為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每年寒流奪走國人性命之新聞時有所聞。當氣溫降低或周遭環境溫度驟降時,血管內的平滑肌會跟著收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俗語云:「小寒大寒,就要過年。」每到大寒時節,民眾開始除舊布新、準備年貨,期待過年的到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大寒同時也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時節,若是氣喘病人更需留意氣溫之變化,建議適時增添衣物保暖身體,以防因溫差過大,而促發氣喘發生。天氣驟變時節 氣喘疾病加劇根據全球氣喘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台灣失智症人口逾30萬人,110年底臺北市推估有40,259名失智長輩。而不僅失智者人口逐年增加,同時走失案件也有上升的趨勢。許多人無法想像走失會帶來的風險,「不就是找不到路而已嗎?沿途問路就可以了吧」,事實上並不是如此,失智者的走失並非單純認不得、找不到路,而是整體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