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周遭親友有反社會人格嗎? 這個測驗一測便知

周遭親友有反社會人格嗎? 這個測驗一測便知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曾經有國外研究,大約每25個人中,就可能有一個人是反社會人格。這種說法或許有點令人不敢置信,但其實,有很多的反社會人格就暗藏在你我周遭,甚至還是身邊親近的伴侶或同仁。

反社會人格不一定會犯罪 事業成功也可能有反社會傾向

做感情諮商的時候,我發現很多當事人敘述情人或伴侶的行為都很像反社會人格。還有很多企業遇到的不良同仁也有可能是反社會人格,譬如說,會盜領顧客的銀行資金轉去投資,或是「挪用」銀行資金借錢給主力炒股賺利息,或是報假帳、侵吞公司資產,或是看到公司制度的漏洞藉以謀取利益。

曾經有當事人問我:沒有殺人也是反社會人格嗎?

我回答:是的。

沒有犯罪,不代表沒有反社會傾向,沒有殺人,也不代表就不是反社會人格。就讀知名學府,也可能有反社會傾向。事業成功,也可能有反社會傾向。

下面這個測驗,不妨記在腦中,看看周遭有沒有人很多行為都符合描述,如果有的話,最好保持一點距離,避免進一步交往,以免人身安全、金錢財物受到損害。

測驗:有反社會人格的特質嗎?

1、跟父母的關係很疏離,覺得自己跟父母沒有什麼話好說的。

是□    否□

2、學生時代缺乏完成學業的動機,不斷的曠課,有逃學習慣。

是□    否□

3、學生時代曾經違反校規,離開校學後為了生存,也曾經從事犯罪違法的行為。

是□    否□

4、對別人細微的情緒變化非常敏感,特別會區分對方是強者還是弱者,一旦知道對方是弱者,會毫不留情欺負弱者。

是□    否□

5、渾身散發著過度的自信,總是認為自己比別人更聰明、更有能力。

是□    否□

6、會說謊、偽裝、隱藏真實的面目,認為這樣做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而已。

是□    否□

7、嘴吧上常常說「真的很感謝你」,但行為上卻是忘恩負義、過河拆橋的。

是□    否□

8、表面上善體人意、為對方著想,但行為上卻侵占別人的財務、權益,或是把自己要負的責任推給對方。

是□    否□

9、很敢於對別人提出誇張過分的要求,而不會覺得有任何不好意思,只在意自己有沒有獲得利益。

是□    否□

10、會長時間和別人維持眼神接觸,甚至是長時間怒目瞪視對方。

是□    否□

11、為了追求一時的興奮感,會對公共場所作出破壞性的行為。

是□    否□

12、常常會感到很無聊,想要出去外面找點樂子。

是□    否□

13、當周遭人認為他是「不可靠、 不誠實、不誠懇」的時候,他也不會對自己的不當行為感到懊悔或羞恥。

是□    否□

14、喜歡控制、操弄別人,精於算計利益,會在不知不覺中把別人的金錢變成自己的。

是□    否□

15、奪取別人的財產後,既不會有心理壓力,也沒有罪惡感,反而認為是對方自己願意的,或是對方不夠聰明。

是□    否□

16、不信任周遭人,總覺得有人會陷害他,只相信自己。

是□    否□

17、會合理化自己的報復心理,會認為這是被害人造成的,對方應得的報應。

是□    否□

18、明明知道講什麼話會傷害對方,卻偏愛說些刺傷人心、踐踏對方自尊的話。

是□    否□

19、有溝通不良的議題,當他感覺被人拒絕,就會產生報復行為,想讓對方受到傷害。

是□    否□

20、常常用語言威脅別人,或是用行為威嚇別人。

是□    否□

21、當別人形容他是很狠角色,反而會感到驕傲,覺得自己是有力量的,別人是膽小的。

是□    否□

22、會跟攻擊性高的同伴為伍,認為這樣才能保護自己。

是□    否□

23、人際互動時會挑撥離間,讓團體中其他人互相仇視彼此,或是無中生有誣陷毀謗別人的名譽。

是□    否□

24、會把內心負向的情緒遷怒到動物身上,喜歡看動物慢慢被虐殺而死的過程。

是□    否□

上面這24題,基本上都是反社會人格的行為模式跟人格特質,所以,越多「是」,就表示有越多反社會人格的特質,需要做好安全措施,盡可能不要激怒跟挑釁對方,避免升高對方的防衛,必要時要尋求公權力的協助。


周遭親友有反社會人格嗎? 這個測驗一測便知

(文章授權提供/林萃芬專業諮商心理師)

周遭親友有反社會人格嗎? 這個測驗一測便知林萃芬 專業諮商心理師    

現任:松德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東吳大學兼任講師、中華人事主管協會講師。

專長:感情商、外遇後重建信任及親密關係、不靠藥物睡個好覺、好眠放鬆的各種巧及方法、企業及生涯商、身心減壓、產後憂鬱媽媽的情緒壓力解、青少年情緒及自我探索商、人際溝通模式及互動技巧、夢的解析及隱喻治療、帶父母做孩子的情緒教練、HRV情緒儀、睡眠儀器。

【林萃芬諮商心理師的生活EQ樂園】www.fannyeq.com.tw

【林萃芬心理師的洞察人心時‪間】Apple Podcasts 收聽:https://reurl.cc/7yL9kl


【延伸閱讀】

發飆、抓狂後很後悔 四種引導避免暴力行為

從鬼滅之刃看挖眼事件 「暴力攻擊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2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高校生的熱血,不只是展現在青春的活力,為社會捐出他們的「熱血」,更是意義非凡、年輕不留白的青春印記!正是這群泰北高校師生,用愛寫出不一樣的百年校慶風華!是的,台北市私立泰北高中今年建校百年了!經歷了一世紀的風華歲月,特於四月份舉辦長達一週的「百年風華 璀璨泰北」系列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天氣愈來愈熱,許多人怕臉上出油,開始加強清潔,不但一天洗臉好幾次,甚至使用去油洗面乳;不料,卻出現紅疹、過敏等症狀。醫師強調,臉出油代表肌膚乾燥,愈洗只會愈乾、更容易出油,建議使用微酸性洗面乳,並加強保濕,才是正確保養肌膚。 去油洗面偏鹼性 新光醫院皮膚科醫學美容中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神經退化疾病,主要是因為腦中缺少多巴胺導致,病人會出現手抖,以及走路時會有一邊步態不穩的症狀;經由藥物治療後,病況可以獲得緩解,但是大約在服藥五年後,會逐漸失效,得再進一步接受外科手術電刺激器的治療。 手抖+肢體不穩 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副院長莊毓民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日間留院「音樂創作團體」,出版全國首張由精障者親自寫詞、編曲的創作專輯《有聲音告訴我》,不但幫助自己度過治療過程,一般人聽了也有療癒的感覺。 精障者出唱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護理科護理長張碧凰表示,此張專輯由陳柏偉老師及院內醫師、護理師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