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呼吸都有塑化劑! 動脈硬化新添風險源

呼吸都有塑化劑! 動脈硬化新添風險源

塑膠袋=塑化劑! 大量曝露增動脈硬化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熱騰騰的包子,裝入塑膠袋裡,方便拿著吃,塑料因為很方便,被廣泛用在各領域。而塑料要軟,就得使用塑化劑,像是塑化劑DEHP(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在台灣有高達7成使用率,台大醫院團隊一項追踨800個平均年齡21歲年輕人的研究發現,曝露在DEHP除了會造成不孕問題,還跟頸動脈硬化、胰島素阻抗有明顯正相關。

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蘇大成主任指出,研究發現塑化劑曝露跟動脈硬化、血糖上升有相關性,另外一個最重要的發現,就是動脈硬化最基本的根源來自塑化劑導致的內皮細胞功能失常。

冠心病風險提高 住院接觸更多塑化劑

塑化劑曝露得越多,頸動脈早期動脈硬化的風險就會越高。另一項研究也發現,塑化劑曝露會增加冠心病風險,而冠心病住院患者,體內也發現,有較高濃度的塑化劑曝露。

蘇大成主任表示,醫院裡面接受點滴,還是醫療的設施的曝露就會接觸到塑化劑,像是生理食鹽水的袋子,非常地軟,要注意到就是,袋子越軟,塑化劑就越高。

塑化劑無處不在! 勤打掃減塑降低危害

研究團隊還針對台北市一間國小,八間教室的灰塵研究發現,教室內外,甚至室外植栽樹葉上都有高濃度的DEHP塑化劑;從最常見的巧拼到兒童玩具,甚至空氣中也都有塑化劑曝露,醫師說,盡量減少塑料使用,定時打掃,對降低塑化劑危害能有幫助。

【延伸閱讀】:糖尿病併發症難纏 排糖藥成穩定病況助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3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位33歲的李小姐,婚後想擁有自己的孩子,但遲遲不能如願,在醫學中心生殖醫學科進行兩次試管療程都宣告失敗,於是求助於茂盛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原來她紡錘體偏移,所幸經由該院以紡錘體鏡定位技術,植入一次胚胎就成功懷孕,並於6月順利產下健康可愛的雙胞胎女兒。先生精蟲穿透力低於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現代人長時間滑手機、玩電腦、瘋跑步健身、起早睡晚、久坐不站等諸多不良生活習慣,常導致痠痛反覆發作、疲勞倦怠,甚至造成肌少症年輕化、肥胖人口激增的現象愈來愈嚴重。新竹醫師公會理事長呂紹達醫師提醒,「不動症候群」與「過度運動傷害」都可能反應在身體上,透過拉筋毛巾操將可杜絕痛...

閱讀詳情 »

炙熱夏季,吃對食物、多動是減重不二法門。醫師指出,提高新陳代謝及飽足感,是減重成功的2大關鍵因素,而要遠離夏日澱粉性肥胖,可利用地中海飲食,或北歐飲食輔助減重,但仍應減少冰冷食物及油脂攝取分量,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抗澱粉性食物 輔助減重 根據減重衛教諮詢門診調查發現,國內肥胖族群的肥胖關鍵,多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台灣今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瞄準中高齡銀髮族,在健康養生、休閒娛樂與生活支援相關產品,以及服務需求持續攀升,台灣國際醫療展及銀髮展自6月21日至24日,一連四天在世貿一館登場,且有多項指標性的醫療類獲獎產品,於此實境展出。軟硬結合 打造完整醫護體系外貿協會葉明水秘書長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