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和孩子關係不夠好? 調查發現:親子一起運動孩子情緒穩定度較高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和孩子關係不夠好?快一起親子運動吧!董氏基金會今(6)日公布國內最新一項調查結果指出,運動不僅有益身體健康,親子一起運動還能提升彼此的身心健康,因為與父母一起運動的孩子,情緒穩定度較高;而過往調查也顯示,父母每周與孩子運動的次數越多,父母越不容易出現憂鬱情緒。

董氏基金會今年5到6月,針對2222名、六都青少年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放學後或假日,近7成受訪者「沒有」和父母親一起做運動,4成8「每周1到2天」一起運動。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影響青少年和父母親一起做運動的原因,前3名分別為:「父母親工作/家務忙,沒有時間」、「課業繁忙,沒有時間」、「自己/父母親沒有運動習慣」。

值得注意的是,葉雅馨說,進一步分析調查結果發現,受訪者近半年內放學或假日「有」和父母親一起運動者,最近一周「情緒狀態穩定」的比例(64%)明顯高於「沒有」和父母親運動者(52.2%)。甚至父母親有固定運動習慣者比沒有者,快樂比例也較高。

葉雅馨表示,董氏基金會推動校園運動紓壓方案多年,今年特別於北部小學推廣「玩轉動,拋出好心情」親子康健身心計畫,首次推出專門針對親子運動的活動方案,以趣味易上手的飛盤運動為主軸,設計有助於從事飛盤運動的親子運動套餐,並延伸推出親子雙人運動骰子,讓參與的學童及父母,能透過趣味的親子運動方案建立運動紓壓的習慣。

公益代言活動的中職先生彭政閔,是兩個孩子的爸,也分享與父親因為共同的運動興趣而使彼此的關係更緊密,彭政閔說,小時候父親因工作關係,較少時間和自己相處,後來開始一起打高爾夫球,增加了相處的時間,打棒球後更和爸爸有許多共同的話題,爸爸也成為自己職棒生涯中重要的支柱,以自身經驗呼籲家長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多嘗試不同的運動,培養共同的運動興趣,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

照片來源: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連續6天爆病例!新北本土登革熱「筍」害擴大 衝上42人確診

員工爆料「康軒董座不甩居檢」遭秋後算帳? 莊人祥這樣回應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女生們在進入夏天後,每隔幾天就得進行身體除毛,讓人不禁想找個一勞永逸的方法取代反覆的除毛工作!但僅管雷射除毛手術已經在市面上風行許久,關於手術原理、術後保養以及效果,在術前妳真的已經充分了解了嗎?現在就一口氣把相關疑難徹底釐清吧!   雷射除毛最有效的部位 皮膚較薄、毛髮旺盛的部位是雷射...

閱讀詳情 »

來自英國康沃爾聖奧斯特爾的16歲女孩Emily Titterington因為對上廁所有恐懼症,最終因為8周沒有大便而導致心臟病發去世。Titterington會經常憋著長達2個月不大便,最終,她的腸道脹的巨大,擠壓入了胸腔,導致其他器官錯位。適當的治療原本可以挽救她的生命,然而她拒絕進行身體檢查。...

閱讀詳情 »

1歲多的寶寶樂樂(化名)最近總是喜歡揉眼睛,剛開始時媽媽只是以為孩子眼睛有點癢,所以沒太在意。可後來有次看到寶寶眼角有點眼屎,媽媽拿紙巾去擦,這一擦不得了,居然擦出了一條細長且還在蠕動的蟲子! 媽媽趕緊扒開孩子的眼睛細看,發現眼睛裡貌似還有蟲子在蠕動,不禁嚇出一身冷汗! 後來家長把孩子抱到醫院,醫生...

閱讀詳情 »

生活現代醫學如此進步之下的我們,難以想像過去的醫療的原始方式。網友分享了一系列的組圖,一起看看過去的病患要接受怎麼樣的治療吧!▼治療精神病患者的方式是將他們包裹在濕床單裡 ▼1918年護士X光專用服裝▼1925年,為了預防佝僂病,兒童在冬季需要接受曬黑治療▼治療脊椎側彎▼1878年,Dr...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