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咳出腫塊?竟是腹股溝疝氣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咳出腫塊?竟是腹股溝疝氣

58歲李先生從事工地工作,半年來發現左側下腹部有一突出性腫塊,軟軟的不太會痛,用手壓或平躺時就會縮回去,近幾個星期發現腫塊變大,搬重物或咳嗽後更為明顯,經醫師診斷為腹股溝疝氣,經討論決定採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次日即出院回家休養。

腹腔內容物鼓出 甚至掉到陰囊內

腹股溝疝氣,俗稱「脫腸」,通常發生在久站後、腹部用力或搬重物時發生,常見症狀是腹股溝處有鼓漲感,隱隱作痛或是明顯的腫塊突出,台南市立醫院泌尿科醫師張廷瑞表示,病因大多為先天疝氣囊袋未完全閉合(間接型),或是腹壁肌肉及腹股溝內環老化變薄鬆弛(直接型),以致腹腔內容物(例如小腸或網膜)鼓出,甚至會掉到陰囊內。

傷口小,疼痛少、復原快

張廷瑞醫師指出,傳統手術處理腹股溝疝氣,術後傷口大,疼痛及復發率較高,全腹膜外疝氣修補手術(TEP)為替代療法,全腹膜外疝氣修補手術需在肚臍下至恥骨的連線上,劃3個0.5公分至1公分的小傷口,將二氧化碳氣體灌入皮膚肌肉層與腹膜外層兩者間,再伸入腹腔鏡鏡頭及器械,進行疝氣修補手術。

此外,在手術接近尾聲時,醫師再覆蓋上一片柔韌的人工腹膜於疝氣的缺口處,以加強腹壁的強度,預防疝氣復發,因為腹腔鏡手術有著傷口小,疼痛少、復原快的特性,病患手術後1、2天就可出院返家休養。

用力時有下墜感 應盡早就醫

張廷瑞醫師提醒,疝氣是經過好幾個禮拜或好幾個月才會形成,民眾如果提重物或用力時發現腹部和大腿交界出有凸出物,尤其用力時或有下墜感或疼痛感,就應盡早就醫,尋求專科醫師診治。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年節假期的結束,有許多民眾在開工的第一天不是趕著上班,反而是趕上這波流行性腸胃炎,以致於不得不告病在家休養。  對此,根據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統計指出,今年農曆春節期間,急診病患約較平日增加2倍,其中有超過6成的病患是腸胃炎患者,且不乏有平日身強體健的年...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36歲的邱先生近兩年來,就像是慢速度變型的史瑞克,手指腳趾慢慢變粗大,嘴唇變厚、下巴也越來越「戽斗」,這種微小漸進變化,他自己沒有察覺,但是連續有三名醫師提醒他要檢查,果真查出腦下垂體腫瘤造成生長激素異常,合併肢端肥大症,經導航內視鏡手術切除一公分大的腫瘤,阻...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年節前後,一直是不少上班族,內心小劇場最多的時刻,也是考驗老闆或主管,對自己是否真心以待的關鍵時間,根據人力求職網的調查指出,上班族與前東家提離職,多半會拐彎抹角,期期艾艾,想出其他新理由來遞辭呈,其中高達四成的人透露,如果這時公司沒提出慰留,會因此感到極為難過,...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到了冬天,隨處可見主打薑母鴨、羊肉爐、麻油雞的店家,提供了進補的方便性,但因為這些藥膳含有許多溫補的藥材,例如黃耆、桂枝、茴香等,都是屬於容易化燥的藥材,醫師也提醒,若是出現口乾舌燥、口腔潰瘍、便秘、流鼻血等現象,可以服用綠豆湯、冬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