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咳嗽別只想到武漢肺炎! 先確認你是不是過敏而已

咳嗽別只想到武漢肺炎! 先確認你是不是過敏而已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來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一旦在公共場所聽到有人咳嗽,多數人反應通常會相當驚慌,但成功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王美文藥師提醒,臺灣是海島型氣候,環境中的過敏原,可能造成過敏性鼻炎、氣喘及異位性皮膚炎等反應,但只要用對抗組織胺和類固醇等藥物,即可緩解過敏症狀,不必過度擔憂。

過敏症狀3程度 嚴重恐休克死亡

王美文藥師說明,當人體第一次暴露於有過敏原之環境時,免疫系統只會使其成為過敏體質,若再次暴露於相同的過敏原後,會快速產生組織胺、介白素及細胞激素等致過敏物質,引發一連串發炎反應,產生局部組織充血腫脹、血管通透性增加、呼吸道平滑肌痙攣及眼鼻部搔癢難耐等症狀。

王美文藥師補充,輕度過敏症狀包括:蕁麻疹、鼻塞及流鼻水;中度過敏症狀則有:呼吸困難及全身出疹;嚴重的過敏症狀可能導致休克甚至命危。

抗過敏藥物分2 類 不同作用有哪些?

在藥物治療方面,要減少致過敏物質產生,並減少後續的發炎反應。

1. 抗組織胺:減少致過敏物質組織胺的產生。

⑴全身性抗組織胺:有鎮靜性抗組織胺及非鎮靜性抗組織胺。常用於治療過敏性鼻炎及輕微皮膚搔癢症狀,副作用為:口乾、舌燥、想睡、視力模糊及腸胃不適等。服藥期間可能會造成嗜睡,應避免開車、操作機械及飲酒。

⑵局部使用抗組織胺:使用抗組織胺鼻噴劑,可直接作用在鼻黏膜上,較少產生嗜睡及頭痛,但可能會有鼻刺激、口乾、喉嚨痛及流鼻血等副作用。

2. 類固醇:減少致過敏物質產生後,後續產生的發炎反應,但應遵照醫囑使用,勿任意更改劑量。

全身性類固醇在氣喘、嚴重的過敏反應或自體免疫疾病,可能會用類固醇直接抑制發炎反應;口服類固醇與食品或胃藥併服,以減少腸胃不適,如果不明原因發燒、喉嚨痛、血便或黑便、幻覺或急劇情緒波動等情況,應速與醫師聯絡。

(1)局部使用類固醇:局部使用類固醇較全身性類固醇劑量低、效果好且較不易產生全身性副作用。含類固醇鼻噴劑,可用於過敏性鼻炎。

(2)含類固醇吸入劑:可用於氣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療,用完必須漱口,減少口腔念珠菌感染。

(3)含類固醇外用藥膏:用於汗皰疹、脂漏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及接觸性皮膚炎等,會依病人年齡、部位及嚴重程度決定藥品種類及強度。

降低過敏機率 從日常生活經驗開始

王美文藥師建議,可從日常生活的經驗中,了解自己的過敏原為何,並減少刺激性飲食、徹底清潔室內及寢具、少用刺激性香氛產品、避免養寵物、保持環境通風、適當運動及維持規律生活作息,或透過抽血檢查找出過敏原,都可降低致敏的機率。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25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每當春天來臨,早晚溫差較大,許多人就會開始皮膚癢。春天容易忽冷忽熱,常因為天氣太冷,使人的皮膚油脂分泌不足而乾癢,若是平時習慣熬夜或飲食辛辣者,則會更嚴重。注意保濕 多吃木耳、海藻、蔬果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中醫師高晧宇表示,平常生活可注意保濕,並多吃木耳、海藻、蔬菜和水果等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據統計,我國護理之家、安養及養護等長照機構,發生的結核病個案約占全國結核病個案7%,其中罹病年長者更占83%,經估算機構內結核病發生率可高達每十萬人口700例,遠高於一般老年人口發生率每十萬人口204例,顯見長照機構內執行結核病防治措施相當重要。潛伏結核感染非結核病 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40歲的氣喘患者李先生,平日規則使用吸入型氣喘控制藥物,但仍時常為夜間咳嗽、睡眠品質不佳、感冒後喘鳴發作所苦,雖與自己的家庭醫師討論決定服用類固醇作進一步的氣喘治療,情況改善卻相當有限,因此決定到成大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氣喘標靶治療 進入調降劑量階段成大醫院胸腔內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78歲的劉姓婦人,年初出現咳嗽症狀,原以為只是普通感冒並不以為意,日前因咳嗽未見改善,才由家人陪同就醫。經X光和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婦人右中肺葉中有一個0.8公分的小結節,其呈現毛玻璃狀,且有部份實質化,周邊呈現放射狀,高度懷疑為惡性腫瘤,立即轉介胸腔外科,經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