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哈佛研究:20萬人喝飲料導致糖尿病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汽水與含糖飲料可能導致全球近20萬人死於糖尿病,高雄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謝靜蓉主任說明,最近美國加州針對12歲至17歲青少年進行研究,大約有65%嗜喝飲料,是全世界比例最高區域;因蔗糖產量較少,所以現今飲料多是添加從玉米萃取的高果糖糖漿,是由澱粉轉變結構而成,因結構改變,人體食用將引發代謝症候群,也就會進展成與心血管疾病脫不了關係的糖尿病。

謝靜蓉主任進一步說明,有一位患有糖尿病且經歷過中風的69歲老婦,體型肥胖約98公斤,因中風身體左半邊無法靈活動作,鬱鬱寡歡,以為這輩子只能坐輪椅行動,經醫師診斷調整,藥物原使用三種口服藥,另加入新型注射劑治療,半年後老婦體重減至87公斤,血糖也受到穩定控制,使用新型注射劑治療後,口服藥物減少至一種,現在老婦重拾笑容且能拿著拐杖走路、復健,展開新生活。

傳統控糖藥物雖然可以達到降血糖效果,但易造成低血糖,人體會產生飢餓感,導致越吃越多,體重上升以至於肥胖。謝靜蓉主任表示,像上述老婦所使用的新型注射劑屬於GLP-1類似物,這類藥物可以透過中樞神經抑制飢餓感,讓人體感到飽足,還可以抑制食慾、延緩胃排空時間,除了穩定降血糖之外,較不易低血糖,還可順帶減輕體重,為糖尿病治療新選擇。

隨著人口老化和飲食方式改變,據國民健康署資料推估,台灣糖尿病患人口近150萬人,其中九成以上屬於第二型糖尿病;謝靜蓉主任建議病友,除藥物治療外,控制飲食、搭配每週150分鐘的運動也很重要;雖然糖尿病是一輩子的,但只要血糖控制好,減少併發症發生機會,其實糖尿病病友都可以像正常人一般生活。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13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張先生於30歲時確診為思覺失調症,初次發病時,他立刻就醫並遵從醫囑用藥,當時病情控制良好,也恢復生活自理能力並重返職場。後來張先生覺得病情已穩定而中斷治療。醫師下次再次見到他時,已是在急性住院的場合了。復發後經過妥善治療,張先生的臨床症狀穩定許多,但是認知功能仍有明顯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在民國74年4月16日歡喜迎接首例試管嬰兒張小弟(化名)誕生,同時也是全亞洲第二例成功案例。今年適逢張小弟誕生屆滿35週年,接生團隊成員之一的中山醫院婦產科主任暨生殖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樹基醫師,為了留下台灣生殖醫學發展歷程足跡,撰寫了一本《生命科學的奇蹟:台灣試管嬰...

閱讀詳情 »

優傳媒記者黃世澤/高雄報導高雄市議會決議等疫期緩和再開議,民進黨及時代力量等議員採取「反制」發起連署要求召開臨時會,已有28名議員連署送至市議會,綠營議員質疑高雄市長韓國瑜是否為反罷免而逃避議會監督?高雄市議會依規定會在10日內召開程序和委員會,如果順利可望在4月20日到29日臨時會開議。高雄市新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攝護腺癌因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且發生轉移。若癌細胞轉移到骨骼,造成負責分解老舊骨骼的破骨細胞過度活化,導致骨骼再生速度跟不上侵蝕速度,使受侵犯處骨骼變得脆弱,若未即時治療,將大幅提升病理性骨折、脊椎壓迫等併發症發生的機率,一旦發生這些骨骼併發症,不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