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院眼科攜手診所 全人治療糖尿病眼疾效益佳

醫院眼科攜手診所 全人治療糖尿病眼疾效益佳

在確診糖尿病之後,除了腎臟及心血管的病變,視網膜病變同樣不可輕忽!一位年僅三十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自身血糖控制得宜,卻對眼部併發症未多加重視,在過年期間突然視力感到模糊,緊急就醫並轉介後,發現左眼視網膜已嚴重出血,右眼則視網膜剝離,在醫師緊急進行眼內注射和雷射處置搭配手術治療後,才順利搶救回視力。收治該名患者的眼科主治醫師高子恩主任表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初期並無明顯症狀,患者常常不會主動篩檢,一旦錯過治療時機,視力就有可能再也回不來!

篩檢率低缺乏持續治療 需重視患者轉介

「糖尿病患者共病多,唯獨眼睛症狀實在不明顯,篩檢率遲遲無法上升。」高子恩主任說明,無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再好,仍存在視網膜病變風險,其病變嚴重度也與罹病時間有很大關聯,但患者沒有意識到眼疾的嚴重性,加上在基層院所能接受到眼科篩檢的機會少,導致內科和眼科未同步、缺乏即時轉介,患者直到視力受損才會到眼科治療。因此,即時轉介是糖尿病照護極為重要的一環,從周邊診所作為第一線篩檢把關,再到醫院治療,才能有效兼顧糖尿病患者各式病況。

求診無須至大型醫院 轉介地區或區域醫院高品質照護 

高子恩主任進一步解釋,由於大型醫院患者眾多,若要讓糖尿病患者即時篩檢或治療,恐怕花費的時間會更長、效率有限,以高子恩主任服務的醫院為例,位處於高雄市左營區,在分級醫療中屬於地區醫院,但眼科設備及治療資源皆與醫學中心等同,雷射治療、視網膜手術或眼內注射抗血管新生因子藥物等治療即可直接在醫院進行,可省去轉治的繁複步驟,且患者使用地區醫院的收費就能得到與醫學中心同等級的照護,不僅避免大型醫院等候看診的時間,亦便於維持追蹤治療。

糖尿病患者不分年齡 定期篩檢不可或缺 

根據統計,台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檢率近兩年皆未達五成。高子恩主任呼籲,一般糖尿病患者眼底篩檢至少一年要做一次,特別是青壯年族群多為上班族,經常外食的情況下血糖控制不佳,若能養成定期篩檢的習慣,及早治療才能有效避免視力恢復不佳等預後問題。

【延伸閱讀】

年輕型二型糖尿病人數增! 醫揭罹病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0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執行「懸浮微粒特徵對民眾健康影響之研究」,106年針對捷運、公車、汽車、機車、步行、腳踏車等6大交通方式,以環保署測站濃度為基準,結果發現,大家以為空氣品質應該最好的捷運,竟然位居PM2.5濃度暴露之首。 研究團隊發現,捷運為PM2.5汙染冠軍,夏...

閱讀詳情 »

為保護、促進及支持母乳哺育,國際母乳哺育行動聯盟(WABA)將每年8月1日至8月7日訂為國際母乳周,今年宣導主題為「增能家長,啟動哺乳」,強調伴侶、家人、職場與社會的支持都能改善與營造促進母乳哺育的環境。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為響應,將在8月5日於台北車站大廳舉辦「哺乳媽咪創意時尚秀」,邀請哺乳媽媽及...

閱讀詳情 »

大家都知道在睡覺前洗個溫水澡可以改善睡眠,但什麼時候才是黃金時間呢?最近1項新的研究給出答案,研究刊登在《睡眠醫學評論雜誌》(Sleep Medicine Reviews)。 有固定的運動習慣、保持臥室涼爽、在睡覺前避免飲酒等,都是能提升睡眠品質的方法。而睡前洗澡之所以也能幫助入眠,是因為溫水可以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退化性聽損發生年齡約從50歲開始,隨著年齡增長,大腦聽覺中樞退化,接收到的刺激減少,或因噪音刺激、疾病感染等外在因素導致聽覺器官加速老化,也恐影響活動意願甚至溝通力,提升失智風險,PSA華科慈善基金會執行長林龍森表示,中高齡者容易因聽損造成焦慮,導致社交活動減少,甚至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