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黃運將開車手卡卡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惹禍!

小黃運將開車手卡卡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東市一名45歲男性計程車司機,日前開車時覺得手指關節僵硬疼痛,剛開始以為是痛風,自行到藥局買止痛藥吃。後來身體容易疲倦,手指關節開始腫脹及疼痛,早上起床也有關節僵硬現象,有次開車大轉彎時,竟然出現手部卡卡,握不住方向盤,差點發生車禍,嚇得他趕緊到醫院就醫,經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醫療資訊有落差 台灣東部患者就醫比例偏低

台東馬偕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黃奕帆醫師表示,台東地區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約2,000名,但因東部面積幅員廣大,偏鄉民眾較無法取得完整衛教資訊,實際就醫人數偏低,需要再加強衛教宣導。由於患者常常將類風濕性關節炎誤認是痛風,自行服用止痛藥或草藥偏方的患者相當普遍,容易導致病情惡化。其實痛風是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腔內造成的發炎性關節炎,造成單一關節紅腫熱痛,跟個人體質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類風濕性關節炎則以手指腳趾多關節疼痛感為主,疼痛時間可能持續數個月,還會伴隨晨間僵硬及多關節腫脹。

東部風濕專科醫師不足 前進偏鄉辦衛教講座效果顯著

黃奕帆醫師說,台灣東部高齡人口多,不太使用網路獲取醫療資訊,因此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常延誤就醫,門診就很常看到高齡患者坐著輪椅來看診。為了鼓勵患者提高疾病意識及積極就醫,台東馬偕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團隊每個月會前進偏鄉或部落,舉辦一到二場類風濕性關節炎衛教講座。由於參加者大多是年紀大的阿公、阿嬤,講座現場會透過簡單的衛教說明及圖片展示,讓民眾可以輕易分辨痛風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差異;另外也有專人翻譯成原住民語言給阿公阿嬤聽,提醒他們不要自己亂買止痛藥,身體不舒服應儘早到醫院檢查。黃奕帆醫師表示,到偏鄉或部落舉辦講座雖然辛苦,但收穫也很多,每次舉辦完講座就會發現有民眾乖乖到醫院看診。

積極就醫 類風濕性關節炎達標治療非夢事

黃奕帆醫師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如果沒有及時接受治療,發炎的關節將會漸漸變形、失去功能,嚴重可能失能影響生活品質。目前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方式多元,專科醫師會評估患者關節活動度來提供適合的治療藥物:對於病情較輕微者,會開立消炎止痛藥或類固醇來改善,若止痛效果不好或副作用太大,就會建議使用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進行治療,若半年內無法控制病情惡化,則會調整使用生物製劑或口服小分子藥物,對於有生育計劃或哺乳的女性患者,目前也有適合的生物製劑可以使用。

黃奕帆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一定要定期回診,好好接受藥物治療,千萬不要自行停藥或隨意使用偏方,避免病情惡化!

【延伸閱讀】

植入去顫器怕感染! 抗菌網袋助一臂之力

乳癌人數飆最多、年輕化! 醫籲30歲以上女性篩檢乳房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0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25歲的姜小姐洗臉時感覺到右邊耳垂附近有鼓包,而且比較硬,但當時沒在意,過兩個月後包越來越大,這才來醫院檢查,醫生確診此為腮腺腫瘤。「我打電話都是在晚上九點以後,因為手機費有優惠,跟男朋友煲電話粥都有兩小時,直到手機發燙,燙得不行才掛電話,而且白天還要聯繫業務,多半是用手機,這四五年我已經打壞了七...

閱讀詳情 »

最近,國外網站總結了西方社會中流行的十個關於癌症的謠言,其中很多謠言在我們周圍也有廣泛的傳播。 謠言1:癌症是人為導致的現代疾病 或許在公眾的認知裡,癌症在今天要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重要。不過實際上,癌症可不是一種西方社會人為導致的現代疾病,它的歷史和人類一樣悠久。幾千年前,古埃及和古希臘的醫生就描述...

閱讀詳情 »

1. 以下哪種是普通食糖? 乳糖 蔗糖 蔗糖素 正確答案:蔗糖 蔗糖是甘蔗和甜菜中濃度最高的糖類,也是我們餐桌上食糖的來源。乳糖是存在於牛奶中的天然糖類。而蔗糖素是一種人工甜味劑(即三氯蔗糖,比食糖甜600倍、比糖精甜2倍、比阿斯巴甜甜3倍。由於不能被人體降解吸收,所以為零熱量甜味劑)。 2. 以...

閱讀詳情 »

一到節假日,很多人會用美食來款待自己,如果你知道某些食物是有害的,卻還抵抗不了饞蟲的誘惑,糾結吃或是不吃是沒用的,今天讓默默來告訴你,採取一些適當的方法,可以降低它們對你的危害!   【油條】 油條是不少人早餐的選擇,可油條中大多加明礬。這種含鋁的無機物,被人體吸收後會對大腦神經細胞產生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