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居家照護緊急就醫交通放寬 除了打119這些情況都可行

居家照護緊急就醫交通放寬 除了打119這些情況都可行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部分縣市的「輕症居家照護」已經上路,各縣市也即將施行;同時為了降低119的負荷,個案如有出外就醫需求,可以自己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宣布放寬就醫的交通方式,不論是緊急或非緊急,或是輕症居家照護,都可由親友接送,或是自行前往(步行或開車、騎車)。另外派救護車的流程則與過去相同,時間則依照派車與目標的位置有長有短。


警示症狀增加 心跳過快、尿變少需就醫


何時需要緊急就醫?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成人需警示的症狀如下:喘、呼吸困難、胸悶或胸痛、意識不清、抽搐、皮膚或指甲發紫、未發燒時心臟每分鐘跳超過100下、無法進食與喝水,以及過去24小時尿量顯著減少。如有以上症狀須立即連繫119或醫療照護、衛生局專線。救護車有其判斷方式,針對地點與交通狀況等到的時間很難預測,危急的時候可先外出並向衛生局報備。


減緩救護車量能 可自行前往醫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考量COVID-19本土疫情升溫,為確保民眾於居家隔離或檢疫期間,或確定病例於居家照護期間,若有相關醫療需求必須往返醫療機構時,可以及時前往;即日起放寬有就醫或採檢需求之居家照護、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之交通運送方式,以保障病人就醫安全以及保全醫療運送量能。


▸緊急就醫:119救護車為原則;另可依衛生局規劃或指示,得以防疫車隊、同住親友接送或自行前往(步行、自行駕、騎車)等方式進行。


▸非緊急就醫、採檢:防疫車隊為原則;另可依衛生局規劃或指示,得以防疫車隊、同住親友接送或自行前往(步行、自行駕、騎車)等方式進行。


▸返家隔離(含就醫、採檢後返家):依衛生局規劃或指示,可以防疫車隊、同住親友接送或自行前往(步行、自行駕、騎車)等方式進行。提醒民眾,需直接回家,不得在外逗留。


居家照護緊急就醫交通放寬 除了打119這些情況都可行

▲居家隔離、檢疫或照護者的交通方式略有放寬。(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老年低頭族注意! 過度用3C恐加速「這病」視力模糊
▸兒童染Omicron恐抽搐合併發燒 專家建議居家常備用藥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其實啊!鬼壓床不一定是真的呢!當睡眠神經癱瘓時, 大腦卻從睡眠休息中復甦過來,來不及和身體重新連結, 使人發生半睡半醒狀態,夢境與實現互相交錯, 導致身體與大腦發生不協調情況。造成自己想要起來, 卻起不來;想用力,卻使不出力的狀況, 這是「鬼壓身」最常有的狀況。 一般而言,壓力過大、...

閱讀詳情 »

  早晨起床後,很多人都有馬上疊被子的習慣,但專家指出,起床後不宜立即疊被,因為人在一夜的睡眠過程中,呼吸道和全身的皮膚毛孔都會排出一些氣體,如二氧化碳等,同時皮膚細胞在夜間也要排泄出一些代謝產物和皮屑等,這些物質全部散布在被子裏。起床後立即疊被,以上物質就會繼續停留在被子裏,使被子遭受...

閱讀詳情 »

  根據臨床的研究與建議,大家可以參考下面的數據檢視一下,自己或者家人到底睡得夠不夠?─────────────┬──────────────年齡層 每天睡眠時數總和 ─────────────┼──────────────新生兒 超過 18小時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