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哪個社群媒體對年輕人心理健康最負面? 英國研究矛頭指向Instagram

▲社群媒體已成年輕人重要人際平台,但相關負面影響也不少。(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三C時代,社群媒體已經成為人際關係的重要平台,但帶來的可不全然是好的影響。董氏基金會就引用一項由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協會(RSPH)與年輕人健康運動(YHM)共同進行的研究結果指出,最易帶給年輕人負面心理健康影響的社群媒體是高度使用圖像為主的平台,全因年輕人對身體外貌的不安與焦慮。

社群媒體平台角色日益加重,根據《2018年台灣網路報告》,民眾最常使用的網路服務應用前3名正是:觀看網路影音、社群網站使用及通訊軟體;社群使用率更超過8成,主要為20世代族群使用。

董氏基金會引用英國2017年2到5月針對年輕人進行的研究結果指出,5大社群媒體平台中,Youtube被評為最正向平台,其次是Twitter和Facebook,對年輕用戶的心理健康最負面影響的是Snapchat及Instagram。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醫師詹佳真說,使用社群媒體頻率最高的族群是16到24歲的年輕人,剛好是發展個人認同及建立情緒與心理健康的關鍵時期,上述研究則點出帶給年輕人最多負面影響的正是高度使用圖像為主的平台,多少反映出這年齡層對自己身體外貌的不安與焦慮,看到經修圖美化的圖片,更加深這些負面情緒。

詹佳真指出,研究人員同時提出建議,包括出現彈跳視窗提醒用戶使用時間過長;標識出經數位處理的影像,讓用戶更輕易辨識出美化與真實的差距,從而建立對世界合理的期待,她強調,這些有助讓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時不會過度相信圖片呈現的訊息。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社群媒體在現今社會中有重要的角色,且似乎比酒精跟菸更容易上癮,特別是在青少年的生活,建議家長若想要參與孩子的網路使用,應事先商量,並答應孩子只是想分享他們的生活、不會給予太多意見與評論;為人父母者也應自我約束,不要期待利用社群媒體控制孩子們的社交狀況或用自己的角度批評。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許多農民強調自家的芒果是「在欉紅」,似乎「在欉紅」是美味的保證,但什麼是「在欉紅」?為什麼要挑「在欉紅」?口感和外觀差在哪裡呢? 在欉紅是指水果在果樹上熟成,澱粉轉化成糖份,風味自然好,但是在欉紅不是水果口感好、甜度佳的唯一原因,水果好吃也跟栽種方式、品種有關。例如土芒果就是在欉紅,採收後不用催化,...

閱讀詳情 »

文/徐永康醫師 夏日炎炎小可愛是最讓人又愛又恨的流行,雙峰堅挺渾圓穿起來自然好看,特別是自然的乳溝,以及走路時波浪式的晃動,這不僅吸睛,更讓一群荷包蛋族感到羨慕。但想要擁有一對美乳除了仰賴醫美專業的技術,讓自己重生之外,似乎別無他法。 而隆乳手術除了動刀裝義乳外,還有不動刀的自體脂肪抽脂豐胸,這完全...

閱讀詳情 »

文/張格彰醫師 我們在描述一個人有極大改變時,常常會說〝脫胎換骨〞這個詞,其實就透露出:骨頭的一點改變會帶來外觀上明顯的進步。 畫板太大 主題不明顯 小琪是個化妝師,常常覺得自己眼睛不夠大,鼻樑不夠高,在諮詢了雙眼皮手術或是隆鼻手術之後,突然被醫師指出:其實過寬的顴骨和太國字的下半臉才是元凶! 微創...

閱讀詳情 »

長痘痘很痛,也很尷尬,還會留下疤痕,讓你時不時回想起這段慘痛經歷。雖然大部分的痘疤都會在幾個月後消失,你還是可以做一些事情來加快痘疤康復,並防止色素沉著。現實中,光光一晚上的時間是治不好痘疤的,但是以下向你介紹的療法、產品和皮膚保養小提示,使用了一段時間以後,一定可以讓你的皮膚顯著改善。你只要找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