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唇癌長滿臉1/4!男移植「大腿皮」重現臉部表情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唇癌長滿臉1 4!男移植「大腿皮」重現臉部表情

嗜吃檳榔、菸酒的49歲呂先生在多年前罹患唇癌,但礙於經濟因素未穩定就醫,因此惡化導致口腔癌第4期,不但顏面被一顆不規則形狀的大腫瘤占據近1/4,嘴唇更是被侵犯到幾乎看不見。

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黃同村表示,為了讓呂先生在切除癌症後仍能保有顏面功能及嘴唇外觀,因此偕同整形外科合作,在腫瘤切除手術時保留顏面神經,並再施行2次困難度極高的「顯微游離皮瓣移植」手術,透過1年的復健,呂先生已能進食、說話,且持續進步中。

罹患唇癌恐嚴重影響臉部、唇形外觀
黃同村說明,唇癌是發生在上下嘴唇的惡性腫瘤,以手術、放療、化療為主要治療方式,但嘴唇是維持嘴巴形狀最重要的部分,若是罹患惡性腫瘤恐會嚴重影響顏面外觀和生活品質,所以術後重建顯得格外重要。

台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魏林瑰則指出,癌症的切除範圍要預留安全距離,大於目視可見的腫瘤,以確保癌細胞清除乾淨,減低復發率;但呂先生的腫瘤擴及顏面、嘴唇及口腔內側,不但切除後會留下極大缺口,若用一般補皮肉的方式重建,也會影響未來功能。

「嘴唇之所以能做各種不同動作,是因為周圍的口輪匝肌。」魏林瑰進一步解說:「若因癌症切除後,就算在臉上縫上一塊肉,病人也無法透過神經、肌肉自由活動、進食、說話,終其一生,臉部都會像面具一樣,沒有表情。」

保住嘴唇肌肉與神經,移植自體皮膚重建顏面
為了克服這層障礙,醫療團隊決定先於切除癌症腫瘤時保留顏面神經後,再由整形外科施行「顯微游離皮瓣移植」,即以病患自己的皮肉移植,將一塊皮肉刻下來放到另一個地方,在顯微鏡下將肌肉、血管、神經縫補好,讓血能夠繼續流動。

此次「顯微游離皮瓣移植」手術分為2階段進行,首先選擇病患的擴筋膜張肌皮瓣與大腿前外側皮瓣,並將擴筋膜張肌的一塊皮肉鋪到臉上,皮膚朝內,再將之拆成3、4條細細的肌肉束,縫成一圈口輪匝肌,最後將其中一個肌肉束的頭縫到顴骨上,把擴筋膜張肌的神經與被保留的顏面神經銜接在一起,讓顏面肌肉得以收縮。

而內側皮瓣移植完畢後,第2次手術再將大腿前外側皮瓣鋪在缺損處外側,費時費工地刻出嘴唇形狀,共計2次手術時間超過12小時,口腔腫瘤切除暨顏面重建手術亦宣告成功。

由於為嘴唇保留了肌肉與神經,呂先生在手術後必須透過咬東西、講話等不間斷的復健練習才能越佳靈活、控制自如。但魏林瑰提醒,並非所有唇部的惡性腫瘤都要接受此類高難度重建手術,畢竟病灶越早切除,越能享有較好的預後過程,也建議民眾身體若有不適,要盡早就醫配合治療。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白內障是許多年長者的眼睛問題之一,目前白內障手術已相當成熟穩定,開刀時間短、無需住院、且術後恢復期也較早期縮短許多,但展欣眼科林桂嶽醫師提醒,在執行白內障手術前,有許多的檢查要做,也有許多要注意的事項,患者在術前應妥善配合醫師指示,以提升術後視力穩定度。  1. 術前注意事項與術前飲食要注意什麼?術...

閱讀詳情 »

乳癌是常見的女性癌症之一,然而,早期發現是可望控制病況的!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陳若白醫師表示,在臨床上,乳房X光攝影可早期發現乳癌,及早接受治療預後效果較佳!建議年滿40至45歲以上婦女可多加利用免費篩檢補助,為自己的健康把關,別輕忽了定期健檢的重要性。  根據國健署資料,台灣每年僅有77萬婦女接受乳...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Photo Credit: typographyimages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詹姆士韋恩斯坦醫師(Dr. James Weinstein),他是治療背痛的專家,也是達特茅斯希區考克醫療機構的執行長,他對眾多苦於背痛的人有一些...

閱讀詳情 »

四天二二八連假,受到冷氣團影響,北部、東北部會溼冷到廿七日,緊接三月二日又有一波冷氣團報到,眼看感冒快好了但還是咳不停,《TVBS健康2.0》節目主持人鄭凱云,特別邀請國泰醫院耳鼻喉科醫師王拔群上節目,他說:「咳不停,不一定就是感冒,可怕的是,未確認原因就給止咳藥,反而掩飾更嚴重的問題!」 (圖片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