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喝氣泡水能減肥?這兩種人喝多會脹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喝氣泡水能減肥?這兩種人喝多會脹氣

氣泡水能增加口感,不少粉領新貴將它視為減重飲水的新選擇;安南醫院消化科主治醫師黃文威指出,大量的氣體喝進胃裡,再逆向經由食道排出過程也會誘發胃食道逆流,脹氣與胃酸過多者建議少飲用。 

一名30多歲陳小姐因最近常「打嗝」來看診,經黃文威詳細問診後發現她並非是「打嗝」,而是「噯氣」問題,儘管兩者都會造成個人甚至社交上困擾,但兩者問題截然不同。「打嗝」是橫膈膜和肋間肌間歇性、規律地痙攣收縮,造成突然吸氣後聲門關閉,發出急促「ㄜㄜ」聲音,患者本身很難自己控制。「噯氣」則是氣體從食道及胃中排出來,伴隨較舒緩且長的「ㄜㄜ」聲,患者可自己控制。

增加胃酸逆流機率
黃文威指出,肚子充滿空氣時就像台語說的「膨風」,這些空氣又從哪裡來呢?實際上多半是由於現代生活步調緊湊、自己在飲食上狼吞虎嚥或邊吃還邊聊天,或容易緊張的朋友不知不覺中吞下大量空氣,其次才是因腸內菌或食物分解而產生空氣。
 
陳小姐自訴三餐正常,吃東西時間充裕、自身個性不算急躁、工作壓力亦中等,看似無理由造成突然脹氣。再細問下發現陳小姐最近跟風購買最新款氣泡水機,因此每天都喝自製氣泡水來代替開水。自製氣泡水口感佳又沒有糖份,對於排斥平淡無味白開水又「卡卡」計較熱量多寡的陳小姐十分有吸引力。黃文威說,氣泡水是將二氧化碳打入水中,因此喝多難免脹氣,不時會有氣體排出,如賁門常開還可能增加胃酸逆流機率。

吃飯細嚼慢嚥少說話 避免吞入過多氣體
黃文威提醒,屬於易脹氣或胃食道逆流體質者,飲用氣泡水自身更應該酌量為宜。此外,有研究發現,服用藥物搭配氣泡水,藥物的人體吸收率會比白開水快。簡言之,要減少脹氣噯氣問題,飲食方面要細嚼慢嚥、吃飯時少說話、維持情緒穩定、避免吞入過多氣體,加上適度運動幫助胃腸消化及排空,氣泡水不宜過量以免體內存在太多空氣。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節氣進入夏至,代表進入炎熱的夏日,天氣逐漸轉熱,溫度節節升高,只要離開冷氣房走動一下就滿身大汗,但流太多汗,小心可能引起「心氣虛」。中醫觀點「汗為心之液」,汗屬於心臟的液體,若是流太多汗,就會加重心臟的負擔,所以在炎炎夏日更是要注重養心。  流汗散發「心...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羅偉哲 / 台北報導 全國新冠肺炎疫苗擴大施打,在國內染疫死亡個案中,罹患慢性病的長者比例佔多數,糖友更是首當其衝。藥師徐愛婷表示,糖尿病患罹患新冠肺炎,進而變成重症或死亡的風險,約為一般人的2到3倍,除了做好個人防護,建議糖友盡快接種疫苗以提升個人免疫力。 全台糖尿病患者佔比...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原本活蹦亂跳的小朋友,怎麼突然間走起路來一跛一跛的?這一類急性跛腳的小病號其實在大醫院門診中不少見,家長往往納悶,原來活動力很好的小孩突然走路跛跛的、不敢用力踩下去,有的甚至嚴重到晚上睡不好會痛醒在哭,以為是不小心扭傷卻又越來越嚴重,醫師指出,此時當心可能是髖關節炎作...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只有意出面為台灣採購500萬劑BNT疫苗,卻網友視為護國神山的台積電,最新再砸8千萬元、捐贈10座「零接觸防疫採檢站」,其中1座正式落腳台北榮總,院方今(24)日宣布「零接觸防疫採檢站」完成裝設並按鍵啟用,未來接受採檢的民眾,免進入院區即可採檢,大幅降低感染風險。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