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喝酒不臉紅 研究:染酒癮機率達9成

酒癮問題常伴隨家暴議題,根據國內研究顯示,在台灣的酒精成癮者中,有9成的患者是「喝酒不會臉紅」的民眾,體內能快速代謝酒精,也比較難喝醉,也使這群人更容易接觸到酒精,長期接觸後,容易造成酒癮。

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台灣成癮學會理事長黃三原昨於「酒癮治療專家諮詢會議」中表示,三總先前曾做過一項研究,研究1000名的酒癮患者,並進行基因檢測,結果發現,有高達9成患者,都沒有「乙醛去氫酶缺乏症候群」;僅1成是有「乙醛去氫酶缺乏症候群」的患者。

黃三原解釋,「乙醛去氫酶缺乏症候群」是指人體中不具有ALDH2的酵素,該酵素能幫助代謝酒精,沒有此症候群的患者,喝了酒之後,臉也不會潮紅,身體也能快速代謝酒精,難以喝醉,也因此沒有該症候群的患者,反而容易被抓去擋酒,接觸酒精的機率比有此症候群的人還高,也因此酒癮的機率也相對高。

不過,台灣具有「乙醛去氫酶缺乏症候群」的患者極高,有研究指出台灣有近5成的民眾,礙於基因缺陷,有此症候群,反觀國外民眾比較沒有此基因缺陷,黃三原說,根據世界的調查,酒癮最嚴重的國家為歐洲,其次為美國,盛行率超過8%;亞洲國家僅有5%到6%左右,台灣則約有120到130人有酒癮問題。

黃三原說,酒癮問題常伴隨著藥癮、家暴等,根據研究家暴施暴者,大多有酒癮或是藥癮、嚴重精神疾病等,占30%到40%左右,面對酒癮的治療應該採取「長期治療」並將其視為慢性疾病,才能防堵再次復發,進一步防止出現社會案件。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轉自聯合報)

相關推薦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武漢肺炎群聚案持續擴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4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1人為該院出院病患(案889),另1人為該案889之同住家人(案890)。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公布活動足跡,2人曾去過桃園「Moomin Bakery」,停留約40分鐘。業者表示,工...

閱讀詳情 »

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本土疫情升溫,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事件累計15名確診者,今雖無新增的相關本土確診,但昨日新增的案889為原先住在「綠區」12A的出院病患,指揮中心今公布其足跡,其中包括全聯八德東勇店、大湳市場等。桃園市府環保局與全聯已分別針對八德東勇店外與內部做消毒,全聯今更祭出防...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事件擴大,有保險公司推出500元「防疫保單」,只要收到居家隔離或檢疫通知書,最高可理賠10萬元,引發民眾瘋搶。對於是否會想買保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保單效益200倍,但風險不到千分之一,「我覺得這好像不太划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召開記者會,由陳時中...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爆發院內感染以來,各界給予疫情指揮中心許多建議、質疑與批評,對此,指揮官陳時中在今(25)日召開的記者會上表示,目前正在面對病毒,可以留待事後檢討,「任何人檢討我本來就應該」,屆時他會察納雅言、保持開放心胸。陳時中也指出,背滿箭靶的他早有覺悟,不會因為被射箭而有怨言,不過他呼籲,值此之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