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單側聽力變差別大意 鼻咽癌可能找上你

  1名45歲女性主訴自己近日左耳聽力變差,好像隔了一層膜。經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許瑛倢仔細詢問後,排除耳朵疼痛或外傷撞擊情形,發現左側中耳積水,且左側鼻咽部有腫塊凸起,立即切片檢查,最後確診為鼻咽癌。而中耳積水情形,也在接受中耳通氣管置入手術後,恢復聽力,再以放射線定位治療鼻咽癌,目前持續復原中。

  過去較難掌握鼻咽癌的成因,近10年的醫學研究,已經有比較明顯結論,如家族遺傳、長期吸菸,或是吸入甲醛或木屑等環境因素,都是危險因子。許瑛倢醫師提醒,有上述危險因子或是一親等家人罹患鼻咽癌的民眾,要多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防患未然。

  許瑛倢醫師提到,鼻咽癌治療以放射治療合併化學治療為主,復發的病例則會以手術方式,同時給予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及藥物,以提高病灶根除效果,減低復發轉移機率。

  鼻咽癌在歐美國家的白種人、亞洲的日本人、韓國人案例相當罕見,但在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各省及台灣地區卻相當常見,其中又以45歲上下的人罹患率最高。鼻咽癌原發位置在鼻腔的後方,初期腫瘤較小時,不會痛也不易感受到異常,但還是可約略分為以下4大類。

(一)單側中耳積水:可能會有單側耳鳴或是單側聽力受損狀況。

(二)淋巴結腫大:鼻咽癌的頸部轉移,一開始尤其以上頸部最為常見。因此若頸部腫塊超過1個月都沒有消失,建議要到耳鼻喉科接收內視鏡和頸部超音波的檢查。

(三)鼻部症狀:單側鼻塞,流鼻血或鼻涕有血絲,典型症狀是清晨第1口痰有血絲。

(四)神經相關症狀:頭痛(尤其是單側性頭痛)、臉部麻木感、複視、眼球運動異常以及其他神經障礙或麻痺的症狀。

  雖然台灣發生鼻咽癌的機會較西方國家來得高,但是病患在治療後的存活率相當高,即使是第3期的患者,5年存活率還是高達7成。雖鼻咽癌的症狀並不明顯,不易診斷,但若能提早警覺身體的異常,盡早診斷與治療,都能擁有不錯的復原效果。

相關推薦

原來過敏反應也跟自律神經失調有關?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過敏是身體過度發炎的狀態,與自律神經失調有著密切的關係。分成急性與慢性兩種。 急性過敏:一接觸到過敏原就立即出現過敏症狀,如腹痛、腹瀉、噁心、皮膚搔癢、濕疹、呼吸困難、鼻塞、頭暈、嘴唇、臉、喉嚨和舌頭腫脹、甚至休克等。過敏來源不只是食材,塵螨、...

閱讀詳情 »

有的人會靠喝酒來放鬆心情、幫助睡眠,但其實大多數人不知道,酒精才是會讓一個人情緒憂鬱、容易失眠的元兇,喝多了更會造成人體的傷害。慢慢發生的小警訊,通常會因為不是大病痛而被忽略,然而等到酒精在體內放肆破壞時,早已來不急了。如果身邊有喜歡「喝一杯」的朋友,一定要讓他看看這個血淋淋的例子。 在中國有個男子...

閱讀詳情 »

來自蘇格蘭的一位24歲母親艾瑪2013年生下了兒子艾倫,但是艾倫出生以後,醫生髮現他只有腦幹發育完好,大腦的其他組織都沒有發育,也就是說,艾倫能夠移動和呼吸,但是卻沒有其他的能力。 這就是艾瑪和兒子艾倫。 艾瑪懷孕的時候沒有任何徵兆,她的體重沒有增加,甚至月經都​​沒有停過,一天她突然腹痛難忍,家...

閱讀詳情 »

很多人都有背痛的症狀,卻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其實使用正確的方法按摩可以緩解疼痛,讓人感覺非常舒暢。做幾個簡單的動作,確定自己的背部是否存在硬結,然後按摩一下,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輕鬆起來吧。 判斷背部是否有硬結的方法很簡單。彎曲或者伸展背部感覺舒展的話,說明上背部有縱向的硬結;左右伸展感覺下背部舒展,則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