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單側聽力變差別大意 鼻咽癌可能找上你

  1名45歲女性主訴自己近日左耳聽力變差,好像隔了一層膜。經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許瑛倢仔細詢問後,排除耳朵疼痛或外傷撞擊情形,發現左側中耳積水,且左側鼻咽部有腫塊凸起,立即切片檢查,最後確診為鼻咽癌。而中耳積水情形,也在接受中耳通氣管置入手術後,恢復聽力,再以放射線定位治療鼻咽癌,目前持續復原中。

  過去較難掌握鼻咽癌的成因,近10年的醫學研究,已經有比較明顯結論,如家族遺傳、長期吸菸,或是吸入甲醛或木屑等環境因素,都是危險因子。許瑛倢醫師提醒,有上述危險因子或是一親等家人罹患鼻咽癌的民眾,要多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防患未然。

  許瑛倢醫師提到,鼻咽癌治療以放射治療合併化學治療為主,復發的病例則會以手術方式,同時給予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及藥物,以提高病灶根除效果,減低復發轉移機率。

  鼻咽癌在歐美國家的白種人、亞洲的日本人、韓國人案例相當罕見,但在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各省及台灣地區卻相當常見,其中又以45歲上下的人罹患率最高。鼻咽癌原發位置在鼻腔的後方,初期腫瘤較小時,不會痛也不易感受到異常,但還是可約略分為以下4大類。

(一)單側中耳積水:可能會有單側耳鳴或是單側聽力受損狀況。

(二)淋巴結腫大:鼻咽癌的頸部轉移,一開始尤其以上頸部最為常見。因此若頸部腫塊超過1個月都沒有消失,建議要到耳鼻喉科接收內視鏡和頸部超音波的檢查。

(三)鼻部症狀:單側鼻塞,流鼻血或鼻涕有血絲,典型症狀是清晨第1口痰有血絲。

(四)神經相關症狀:頭痛(尤其是單側性頭痛)、臉部麻木感、複視、眼球運動異常以及其他神經障礙或麻痺的症狀。

  雖然台灣發生鼻咽癌的機會較西方國家來得高,但是病患在治療後的存活率相當高,即使是第3期的患者,5年存活率還是高達7成。雖鼻咽癌的症狀並不明顯,不易診斷,但若能提早警覺身體的異常,盡早診斷與治療,都能擁有不錯的復原效果。

相關推薦

孕媽媽萬一感冒了怎麼辦?   避免患感冒的最佳方法是,盡量少到公共場所,加強營養,充足睡眠,少與感冒患者接觸,以減少被感染的機會。若不幸罹患感冒,孕媽媽應在醫生指導下選用安全有效的方法進行治療,千萬不可隨意服藥,以免對母體和胎寶寶造成不良影響。   一般可選用以下幾種方法: &n...

閱讀詳情 »

孕媽媽濫用藥物危害大   女性在孕前和懷孕早期服用藥品對胎寶寶的影響尤其大,具體危害如下: 從胚胎受精後的兩星期之內:這個階段如果受精卵受到藥物影響,會在著床前被自然淘汰,引起流產。 從受精後的3~8週:這是胎寶寶器官形成的重要時期,寶寶中樞神經形成時,易受藥物等外界因素影響而導致畸形,屬...

閱讀詳情 »

開放近用 (Open Access) 的風潮吹進醫學研究領域!比爾與梅琳達蓋茲基金會決定,往後他們贊助的醫學研究,論文發表時將立刻完全開放各界全文閱覽,而不再需要線上付費、訂雜誌或全系所共用一個帳號等方式才能看到研究的成果,這對學術論文的傳播方式帶來根本改變,也不再需要如亞倫·斯沃茨 (Aaron ...

閱讀詳情 »

奈及利亞已經從西非伊波拉病毒感染的國家名單撤除,奈國醫師日前也來到台灣訪問,除了分享病毒治療與防治的經驗,也參觀台灣的醫療設施,雖然他的感想是發現台灣的硬體水準很先進,但面對可能會來到的伊波拉病毒感染,他對台灣的建議是「做好準備」。 政府與民眾都需要事前做好準備 現為奈及利亞疾病管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