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保養品香氣竟含塑化劑 孕婦使用恐影響胎兒

  大部分女生都有保養肌膚的習慣,即使懷孕也想做個美美的孕婦,除了原本臉上的保養,在腹部也會塗抹妊娠乳液,不過,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發現,懷孕婦女使用留滯型個人保養護理產品頻率越高,尿液裡的塑化劑代謝物濃度也會變高,增加寶寶過敏體質機率。

  留滯型個人保養護理產品為何?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王淑麗研究員指出,乳液、化妝水、唇膏、化妝品、髮膠、精油及香水都是,建議每天不要塗抹6種以上相關產品。王淑麗說明,許多保養品為保持香味,都添加定香劑,而最常使用的定香劑就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塑化劑。越來越多研究證實,懷孕期間暴露於鄰苯二甲酸酯,可能造成內分泌干擾等健康問題。

  懷孕期間為胎兒發育的關鍵期,因此,國衛院、陽明大學、高雄醫學大學及慈濟大學等學術單位攜手合作,調查全國北中南東10家醫院出生世代的1676名母親於懷孕期間使用個人護理用品的習慣及頻率,並比對分析前、中、後3個孕期的尿液中鄰苯二甲酸酯代謝物濃度。

  本研究為國際上首次針對完整孕期量測尿液中塑化劑代謝物濃度之研究,研究顯示尿液中塑化劑代謝物濃度與個人護理產品使用有明顯的關係,透過項研究成果,團隊建議孕婦於懷孕期間減少使用個人保養護理產品的頻率,以避免鄰苯二甲酸酯的暴露,從而降低對胎兒的影響。研究成果於108年1月刊登於國際權威環境科學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所謂個人保養護理產品共有11項,分為2大類,(一)為留滯型,包括乳液、化妝水、唇膏、化妝品、髮膠、精油及香水。(二)為沖洗型,包括沐浴乳、洗髮乳、洗面乳與洗手乳。結果發現,使用頻率越高,則尿液中濃度就隨之提升。其中又以精油類濃度最高,沖洗型個人保養品則多數無關連。

保養品香氣竟含塑化劑 孕婦使用恐影響胎兒

  王淑麗強調,女性平常如果塗抹保養品,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很輕微,因為塑化劑屬於親水性,只要多喝水、多運動,就能從尿液、汗水排出體外。但懷孕期間,就可能影響到胎兒發育,就目前已知研究顯示甚至影響寶寶較容易有過敏體質。

王淑麗建議,懷孕婦女應減少塗抹口紅和精油薰香,使用的洗髮精則留意成分,並注重臉部清潔及常用肥皂洗手,以減少塑化劑的暴露。

相關推薦

▲血尿也是攝護腺肥大的可能症狀之一。(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滴滴答答排尿不順,還出現血尿,一名72歲老翁,最近一個月以來就頻頻出現這種嚇人症狀,趕緊就醫,經檢查診斷原來是攝護腺肥大合併出血,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殷約翰指出,不少老年人因攝護腺肥大引起尿路阻...

閱讀詳情 »

年前掃除,發現家中有些之前吃剩或沒用完的藥物,若藥品還在效期內,可以留著續用,還是應該丟棄不用呢?原大藥局許展綺藥師表示,一般成藥開封後效期就會縮短,口服或外用藥膏建議最多保留3至6個月,若為眼藥水則建議開封後1個月就應丟棄不用;但若是處方用藥,通常須經醫師診斷後方能使用,故建議疾病康復後就應丟棄剩...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綜合報導 在今年的CES技術會議上,出現了一隻可以畫「口腔地圖」的智慧牙刷,由於它可以準確掌握用戶刷過以及錯過的區域,因此一致獲得官方好評,更因此獲得CES 2020最佳創新獎。 綜合外媒報導,在本屆CES技術會議上,口腔護理巨擘高露潔推出了一款全新的Plaqless Pro ...

閱讀詳情 »

▲國內及北半球多國流感疫情持續升溫。(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流感飆上流行高峰期了!疾管署今(7)日公布最新監測數字,上周全台門急診類流感就診突破11萬人次,一口氣比前一周上升2.5%之多,正式進入高峰,同時新增2例死亡,分別為北部及南部女性,其中47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