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嗅覺為何會消失? 醫師為她解開真相

嗅覺為何會消失? 醫師為她解開真相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太感動了,終於聞得到我最喜歡的水果味。」這是兩年多沒有嗅覺的五十歲吳女士的感受。因為視力越來越模糊,輾轉到台北慈濟醫院就醫,神經外科黃國烽醫師透過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吳女士腦部長了一顆六到七公分的腫瘤,診斷為「嗅溝腦膜瘤」,緊急開腦做腫瘤切除手術,切片檢驗為良性。術後即恢復視力,原以為是過敏性鼻炎嚴重而喪失的嗅覺也逐漸復原,住院兩周後出院,預後良好。

腦膜瘤漸近式發展 失去嗅覺是徵兆

黃國烽醫師指出,腦膜瘤是起源於蜘蛛膜顆粒細胞的原發性腫瘤。大部分腦膜瘤長得很慢,可能存在五到十年,所以被發現時通常已長得很大,其中97%的腦膜瘤是良性的,另3%可能表現惡性特徵。長在前顱窩底篩板及其後方的腦膜瘤稱為嗅溝腦膜瘤,可分為單側或雙側,單側較多見,也可能一側腫瘤為主,再向對側延伸。

逐漸失去嗅覺,是嗅溝腦膜瘤的早期症狀,若單側無嗅覺,則可判斷腫瘤位置在單側,只是許多單側嗅覺障礙,會因另側補償,而被忽略;但如果腫瘤已橫跨兩側,則雙側嗅覺都喪失,又容易與過敏性鼻炎症狀混淆。

患有嗅溝腦膜瘤 常見會視力減退

黃國烽醫師表示,因腦部腫瘤會讓顱內壓增高、視盤水腫和繼發性萎縮,使得視力減退;也可能向後發展直接壓迫視神經,造成單眼或雙眼視力障礙。再者,腫瘤會影響額葉功能,可能引起精神症狀,病人會出現興奮、幻覺和妄想情形;也可能因顱內壓增高,病人表現出反應遲鈍和精神淡漠的狀況;少數病人還可能癲癇發作。

嗅溝腦膜瘤大部分是隨機發生,其成因至今未明,少部分病人是因為家族遺傳的基因問題所引發。黃國烽醫師指出,文獻資料顯示,嗅溝腦膜瘤的發生以女性居多,年齡分布以五十到七十歲最常見,因此有醫界人士認為,停經及更年期的身體變化可能與腫瘤的生長有關。

關心自身身體變化 手術可切除腫瘤

手術切除腫瘤,是嗅溝腦膜瘤的典型治療方式,外科醫師會依腫瘤位置,選擇單側開腦或是雙側開腦進行手術。黃國烽醫師提到,切除腫瘤過程中,需仔細將腫瘤與粘黏的腦部組織與四周神經分離,並應用顯微手術,更精準清除腫瘤,避免殘留及減少損傷。

嗅溝腦膜瘤的嗅覺漸漸喪失、視力減退,以及出現精神症狀等情形,多是漸進式出現,也常與其他病症混淆,因此不易被發現,而延誤治療。黃國烽醫師提醒,務必時時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一旦嗅覺或視力出現異常,或是家人朋友對您的精神狀態提出反映,務必提高警覺,若狀況持續未改善,甚至越趨嚴重,務必找專業醫師為您診斷治療,以避免發生不可挽救狀況。

【延伸閱讀】

保險套失靈免煩惱 事後避孕藥這樣選

臉書腎友最愛問吃 醫:腹膜透析飲食限制少、自由生活趴趴走

3徵兆恐是乾癬性關節炎作亂 醫:提防關節變形謹記336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36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瘦腰健身操】 每天睡前做一組,堅持1個月,腰圍減少2.5cm。 方法: ①仰臥抬腿,30個一組。 ②做收屁屁的動作,兩腿分開,兩手平放在身體兩側,30個一組。 ③側臥,一手支頭,一手扶床,做側抬腿。每條腿做20個。 ④用手輕拍酸酸的地方,放鬆肌肉。 ...

閱讀詳情 »

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驗,擠公車或是到了人多的地方,旁邊總會傳來陣陣的歐吉桑的味道,說不出來那種氣味,但就是不好聞。皮膚科醫師表示,有些上了年紀的人確實會出現「老人味」,所謂老人味應該是皮脂腺分泌旺盛的結果。到了一定年紀,四肢及軀幹出油量變少,但臉頰、額頭及頭皮以及胸口等部位的皮脂腺卻更容易出油,正...

閱讀詳情 »

不想起床、心情不好、沒睡醒很煩躁……你的心情是否也在起床後經歷一小段低潮?以下10個起床小習慣,可以幫你迅速找回好心情。 很多人醒後都會發牢騷,尤其是女性。怎樣才能在起床後擁有好心情?專家建議,可以做好以下10件事。 1、把鬧鐘設置成大自然的聲音。古時候,人們沒有鬧鐘,但...

閱讀詳情 »

罪狀一:飲食自倍 暴飲暴食 “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這句話不是我們說的,而是前賢對我們的愛護,提醒人們不要過食傷及我們。因我們的功能特殊一一胃納和脾化。所謂“胃納”,即胃主受納,以攝取水穀食物之意;脾化,即脾主運化。正是我們這種特殊的功能,將飲食消化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