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天本土疫情一定會再來!」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指出,新冠病毒受季節影響大,夏天病毒沒有消失,只是隱蔽起來,從台灣返日確診的女留學生就是一直潛藏在社區的無症狀感染者案例,而這樣的個案一定還有,至於有多少人,端視篩檢量,若一直都不採,等到冬天爆發時,就已經會是一堆感染者了。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也說,若沒有疫苗,台灣12月及明1月會很不安全。
病毒沒消失 只是藏起來
衛福部國家衛生研究院昨天舉辦「新冠疫苗研發及緊急使用授權研習會」,邀請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疫苗協會理事長李秉穎、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等與會。
何美鄉根據人類常見的冠狀病毒特性比較指出,冠狀病毒具有季節性,夏日感染者,症狀會較輕微或是無症狀,冬日感染則較嚴重;人類會被重複感染,但多次感染會產生累積性的免疫,也就是成人感染會隨年紀而下降。
以北京新發地為例,50天沒有本土病例後,6月11日出現第一例後開始爆發群聚,事實上當發現第一個確診者時,即已錯過第一波了,現在才發現,是因為溫暖的天氣讓症狀很輕微。
零確診非重點 重症才是
何美鄉說,透過「防堵」策略,台灣度過了疫情第一關,差一點就認為台灣的防疫非常成功,直到最近日本女學生本土個案,她才了解,仍有無症狀的感染者持續在台灣社區中,只是因為夏天讓病毒隱形起來。
「真正問題是,台灣還有多少日本女學生這樣的案例?」何美鄉說,何時會爆發,就要看篩檢量;國內現行都要等到有肺炎、發燒症狀等,或是有接觸史時才要採,這樣的做法,錯過了很多個案,等到發現時,絕對已經一堆人感染。
社區感染難防 應增加檢測
何美鄉指出,台灣太過強調「零確診」,但其實「感染不是問題、重症才是問題」,台灣的疫情冬天一定會再來,且是由現在潛藏在社區的無症狀感染引發的本土個案。
蘇益仁表示,目前全球都是10月有疫苗可用,台灣也應該至少在12月、1月第二波秋冬疫情來臨前能研發出疫苗。
何美鄉指出,邊境控管是很好處理,社區感染則難防,她建議,在城市、人多的地方,應強化PCR檢測,國內檢驗量能還要再提升,及早針對高風險者進行篩檢;另民眾也應定期施打肺炎鏈球菌、流感疫苗,減少重症發生。
【更多新聞】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
相關推薦
讀寄宿學校遭霸凌 少女反覆拒食暴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一名16歲女孩從小被媽媽強迫吃不愛的食物,家人關係雖親密,但一到用餐時間氣氛就變緊繃。三年前父親因意外離世,媽媽送女孩出國讀寄宿學校,一年前放假返家時,她表達不想吃原本愛吃的甜點,陸續出現異常愛哭、便秘、停經情況,媽媽細問才發覺,女兒在校受到同學言語嘲諷,認為自己...
閱讀詳情 »快新聞/機師自主管理期間探病被拒 莊人祥:討論如何處理
紐西蘭籍機師染疫掀起台灣本土武漢肺炎(COVID-19)確診風波,指揮中心日前公布新版機組員防疫管理措施,須居家檢疫7天及自主健康管理7天,有國籍航空女機師抱怨,自己的母親開刀卻無法探病。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已請民航局蒐集相關問題,將研議如何處理。一名女機師在臉書抱怨,母親開一個大手術,...
閱讀詳情 »快新聞/境外移入+4! 台女自英國就學返台2次採檢今日確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自英國(案810)、德國(案811)、美國(案812)及史瓦帝尼(案813)入境。莊人祥表示,案810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去年8月至英國就學,12月30日於當地登機時出現喉嚨癢症狀,31日返國,持有登機...
閱讀詳情 »心血管疾病找上「年輕人」 促發心臟病 中風徵兆有這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寒風中迎接新年,氣溫往下掉,年輕人注意心血管疾病危機的警覺心可得大大提高!根據國健署最新調查發現,18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已經突破2成5,每4個人就有1個人,在寒流期間除了注重保暖,國健署呼籲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壓,有高血壓家族史更應該從年輕起養成定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