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後疫情時代」只要這樣做,陪伴家中長者延緩退化!

記者李訢愷 /新北市報導

「奶奶以前都會自己出去公園願散步啊,或者去菜市場走走,但是疫情開始之後就很少去了,才不到一年而已,也沒生什麼大病,卻整個反應啊、手腳力氣都和之前差很多,也很少看到奶奶笑和說話,最近吞東西也開始會卡卡的了。怎麼會突然差這麼多?」

「後疫情時代」只要這樣做,陪伴家中長者延緩退化!

這是近半年許多家庭照顧者的心情寫照,新冠肺炎(Covid-19) 自2020全球大爆發以來至今已一年多,全球疫情依然險峻,短時間內仍須遵守「防疫新生活」的規範,包含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等策略來降低感染風險。

「後疫情時代」只要這樣做,陪伴家中長者延緩退化!

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理事長吳菁宜指出,政府單位因應疫情的考量自去年(2020年)上半年暫時關閉了一些會有群聚風險的場所,除了運動場館外,也包含了提供長者日常活動的長照社區據點、共餐據點等,從那時開始多了許多「宅在家」的長者:沒有據點可以去活動,鮮少外出聚餐聚會,減少去醫療院所,甚至連外出散步都幾乎暫停,即始台灣疫情愈趨穩定的今年依舊如此。國外有研究指出,受到新冠肺炎影響而「長時間社交孤立」之後,會因為感到孤單而有較高比例出現憂鬱及焦慮的情況,有更高的比例會因為社交孤立而產生認知功能下降的狀況。「社交活動」是維繫長者能力不退化一個很重要的活動,爺爺奶奶因為去公園可以和鄰居聊天所以願意出門散步,去老人共餐據點吃飯順便出門走走,長照社區據點更提供了許多精彩的課程,讓長輩動動手也動動腦,盡可能的讓生活更豐富來延緩退化。

「後疫情時代」只要這樣做,陪伴家中長者延緩退化!

當社交距離需管控變成日常的「後疫情時代」,我們要如何維持長者功能不退化呢?臺灣職能治療學會長照委員職能治療師曾翊庭提供下列五點建議,只要掌握大原則「盡可能地維持長者之前的作息和生活習慣」,讓職能治療師陪您及家中的長者一起健康平安的渡過疫情期:

「後疫情時代」只要這樣做,陪伴家中長者延緩退化!

  1. 透過視訊和家人及朋友見面:透過視訊可以看到久違的家人和朋友的臉,聽聽他們的聲音和近況,對長者來說可以穩定情緒並且刺激思考,若是久久沒見的老朋友,也建議可以先和對方兒女家人取的聯繫後,約好時間打開電腦或平板,讓兩端的長輩見見彼此聊聊天,相信可以讓長者一掃陰霾重拾笑容的!

  2. 持續參與社區及共餐據點:自2020年07月重新開放暫停了四個月的長照社區據點後,每個據點在人員實名制及清潔消毒上均需要遵守疾管局的規範,活動全程也都需要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各據點盡力做好防護,希望前往據點的長者能安全安心的參與活動!

  3. 多去戶外空曠地方走走:除了風景名勝外,社區公園、河濱公園或者近郊的風景區,也很適合帶長輩多多前往,不一定要安排很充實的行程,一兩個小時坐下來野餐曬太陽都會是很棒的活動。

  4. 「後疫情時代」只要這樣做,陪伴家中長者延緩退化!

  5. 選擇人潮較少的離峰時段逛街:想要安排室內的行程也是可以,只要戴好口罩,做好手部清潔,挑選離峰時段也可以享受購物的樂趣!

  6. 有效規劃一天作息正常:白天盡量維持吃飯和活動的作息,夜間才能有足夠的休息!若是找不到適當的活動,就可以申請長照服務,讓專業的職能治療師來根據協助家屬安排長者的一天活動,改善白天睡覺晚上睡不著的狀況!

 

相關推薦

▲手指伸不直,可能罹患「板機指」。(模擬畫面非當事人/新竹馬偕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打電腦打到手指伸不直!新竹一名設計工程師因長期使用電腦,手指慢慢出現狀況,無法自由彎曲、伸直,就醫檢查後,發現罹患手指屈肌腱狹窄性肌腱鞘炎,即俗稱的「板機指」,手術切除增厚的韌帶減壓,才讓手指恢...

閱讀詳情 »

▲腿部痠痛無力竟是副甲狀腺腫瘤致高血鈣引起。(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腿部痠痛無力,可能不是骨科問題!一名63歲女子,數年來飽受腿部痠痛無力困擾,就醫服用骨鬆藥物、也在膝蓋注射玻尿酸,還試過腳底按摩、氣功、泡溫泉,通通不見效,不僅行走需仰賴枴杖,也常感到食慾...

閱讀詳情 »

▲視力模糊、影像扭曲小心黃斑皺褶。(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奇怪,怎麼看東西開始變模糊,眼前的人事物全部變形、扭曲?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廖昶斌提醒,門診發現不少上了年紀的民眾,出現視力模糊、偶爾扭曲的現象,卻不以為意,拖到症狀更加明顯才緊張就醫,檢查診斷後多...

閱讀詳情 »

▲暑假瘋狂熬夜追劇、玩手遊,15歲竟已痔瘡發作。(模擬畫面非當事人/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暑假作息大亂,熬夜、玩手機遊戲不節制,小小年紀也狂發痔瘡!門診就有一名15歲國中小男生,因為肛門腫脹,坐立難安,熬了幾天之後,最後才由媽媽陪同就診,面對醫師依舊難以啟齒,經肛門鏡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