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四準則觀察黑痣 及早發現癌化現象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黑痣是痣細胞的聚集,會生長在身體任何的部位,先天和後天都有可能形成;開業皮膚科診所醫師蔡旻倩指出,大多數的痣在20歲以前就會出現,且每顆都有自己的生長模式,甚至也會隨著年齡變大、顏色變淡等,也可能漸漸消失。

尤其青春期、懷孕以及曬太陽等因素,都會促使痣的顏色產生變化,甚至長出新的痣,通常出現癌化現象機率較低;不過,蔡旻倩說,黑痣分為接合痣、複合痣以及真皮痣,但若發現是黑色素細胞癌所導致,就必須提早接受治療去除。

但要怎麼區分是否為黑色素細胞癌呢?蔡旻倩進一步說明,包括是否為不對稱性、不規則或模糊不清、顏色不均以及直徑大於6公釐等四個準則來判斷,若外觀上和一般痣不同,甚至出現出血、疼痛等現象,就應盡快就醫檢查,較為妥當。

尤其長在長期摩擦刺激部位的痣、指甲溝的痣或較大的先天痣等,誘發惡性黑色素瘤的機率較高,應接受密集觀察,甚至應及早去除;蔡旻倩提醒,其實大多數的痣多不須處理,除非是有家族史,或本人曾有不典型的母斑或罹患黑色素細胞癌等,就必須定期觀察,才能確保健康無礙。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866

相關推薦

中醫學認為,“爪為筋之餘”,“爪”包括指甲和趾甲,是體內的筋延伸到體外的部分。肝主筋,又能藏血,故肝臟與筋和指甲的關係都十分密切。從指甲的堅脆、厚薄、顏色枯萎或潤澤等信號,可以讀出體內肝血的盛衰秘密。 健康人的指甲,一般因血液供應充分而呈桃紅色,表面...

閱讀詳情 »

薩拉•史密斯(Sarah Smith)今年42歲。她因長期頭疼和消化不良而去諮詢神經科醫師和營養師。結果二每人平均建議她每天喝夠三升水。薩拉於是遵循醫囑並開始記錄自己喝水前後的變化。 四週之後,薩拉驚喜地發現,她的樣貌和精神狀態變得大為不同。四週前,她面部有眼袋、黑眼圈、皺紋、紅斑,並且...

閱讀詳情 »

月經,俗稱“例假”,是女性特有的一種生理現象。在例假期間,大多數女性都知道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游泳等。但是,以下十三個不能做的事,卻常常被一些女性所忽視,請一定要多加注意哦!  1、捶打腰背 許多女性在例假前后,往往有腰酸背痛的感覺,她們常常會用手去捶打腰背,酸痛是...

閱讀詳情 »

芒果是止血的,但是來月經的人不要吃;否則就會產生子宮肌瘤!南瓜具有升壓、止喘的作用,高血壓的人不能吃。芥菜、茴香菜、柿子椒具有溫裡的作用,發熱的人不能吃。山藥、山藥蛋具有補氣的作用,失眠的人不能吃。馬齒莧、芋頭、苦瓜、雪裡紅具有清熱的作用,陽痿的人不能吃。茄子、扁豆、豇豆、荷蘭豆、毛豆具有行氣的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