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因應本土疫情延燒 醫師提5點建議:慎防Omicron擴散

因應本土疫情延燒 醫師提5點建議:慎防Omicron擴散

【NOW健康 葉立斌/綜合報導】桃園疫情延燒,至今有多所校園停課,而鄰近縣市的新竹、雙北也傳出確診者足跡。雖有賴疫苗發揮功效,至今未出現重症與死亡個案,然Omicron的傳染力高強,且傳出多位兒童確診,讓各界憂心忡忡。對此兩位醫師分就不同角度提出建議。


醫師提5點建議 不讓Omicron「擴散全台」


小兒科醫師謝宗學在FB提出5點建議,要防範繼續擴散需要做這些事,否則Omicron「將擴散到全台」。這些建議是:將完整疫苗覆蓋率提高到80%,提升PCR檢驗量能,推廣一般診所也能用得快篩試劑也可以。同時建議中央「購買抗病毒口服藥物、調度輕症疾病的量能,空出負壓隔離病房收治重症者。」如果過14天以後沒有出現不明感染源,可維持正常生活。總結以上,謝宗學醫師表示,比起要不要升級,現在應該做的事情是:


1.用盡各種方法,提升兩劑疫苗覆蓋率超過80%。


2.提升PCR的檢驗量能,同時大量採購快篩試劑讓一般診所也有足夠的試劑可以快速診斷。


3.購買大量有效對抗新冠肺炎的口服藥物作為戰備物資。


4.調度、擴充輕症病房的量能,讓醫學中心的負壓病房和加護病房只收治真正嚴重需要深切治療的病患。


5.兒童病房的量能也需要納入考量。美國的經驗告訴我們一旦爆發大規模 Omicron 變異株疫情,兒科醫療的量能將會相當吃緊。


謝宗學強調「提出以上5點建議不是要放棄疫調和隔離政策,而是要預先準備萬一現階段的防疫作為失效,開始進入『漸進式與病毒共存』的生活模式時,必要的準備工作。」同時提到,如果31日除夕前能夠控制疫情,便能「馬照跑、舞照跳」;反之則要開始與病毒共存了。


台灣會不會大爆發? 沈政男:不會啦!


另一位醫師,草屯療養院精神科醫師沈政男,則抱持審慎但樂觀的看法。關於會不會「大爆發」,沈政男的回答是「不會啦」。沈政男表示,排除不具傳染力的舊案以外,至今所有感染者都可溯源,「這是現在可稍為寬心的一點」。近期不斷有人說疫情會大爆發,他樂觀地認為「不會啦!」


不過他強調「這也不代表此波疫情將會失控,而是必須追在病毒後面跑一陣子。現在已知只要兩天就會傳出下一波,甚至確診者離開餐廳兩天後還可能感染別人,再加上餐廳用餐客人未必百分百都弄了實聯制,因此很可能有漏網之魚還沒被確診。還好,鄰近社區大規模採檢幾千人都是陰性。」而沈政男則建議可先恢復梅花座與隔板,不必禁止內用。最後談到疫苗,他提醒需要施打疫苗者,疫苗的選擇上以BNT(30歲以下)、莫德納(30歲以上)為優先。當然如果有慢性病或是第3劑不知該選哪一劑,可以先問醫師。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居10大癌症榜首
▸年前趕工作壓力山大免疫下降 上班族牙周病惡化險掉牙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現今科學家普遍認為,長期接觸低於0.2μt(微特斯拉)的電磁輻射是安全的。如今微波爐、豆漿機、電磁爐等小家電已成為大眾家庭必備電器,那麼這些家電產品到底產生了多大輻射、危害有多大?什麼範圍內的電磁輻射才是安全的?     第1名:刮鬍刀輻射指數...

閱讀詳情 »

Text/ 美麗佳人 Photo/ 達志影像   不少女孩都希望自己能當個豐胸美人,尤其在中西方的醫美療程中,又屬「豐胸手術」詢問度最高!但誰不希望能不靠侵入式治療就能達到豐滿效果呢,無奈現在因為網路資訊發達,許多豐胸傳聞不但沒有科學根據,有的甚至還會傷害身體!   其實不管進行...

閱讀詳情 »

如返老還童的感覺就​​是每天人特精神,疲倦感減少;   明目的感覺是上電腦時間長眼睛不累;   體熱的感覺是手腳熱,這對很多手腳發涼的病人是非常好的解決方案;   肝好的特徵是酒量見長,肝功能得到回复,很多肝疾病會減輕;   補氣補血非常明顯,有早博的病人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佛跳牆、紅燒蹄膀、東坡肉等,都是過年必吃的年菜,但根據國內最新調查發現,7成糖友或照護者會敬而遠之,讓過年美食少了年味。營養師指出,其實只要用飯碗、湯匙作為份量標準,不但能享受年菜美食,也能輕鬆控制血糖,避免飆高失控。根據病友學堂調查發現,糖友最想最喜歡、但卻不敢嘗試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