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國內細胞治療開放 再生緣生物科技與日本合作

  癌症治療方法日新月異,以往癌症被認為是絕症,在全球颳起一陣免疫療法旋風後,除了免疫藥物療法外,國內去年剛鬆綁的6項細胞治療技術,其中的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備受關注,對於大多數的癌症病患又增加了一線生機。

  國內開放的免疫細胞治療,對象僅限於癌症病患,適應症涵蓋肝癌、肺癌、內臟器官、卵巢癌、直腸癌等各種實體瘤,但排除血液腫瘤等淋巴癌疾病。原則上罹癌1至3期的病患在傳統的放療、化療、熱治療及標靶藥物的抗體治療成效不佳時,即可加入細胞免疫療法,第4期則未限定,至於介入的時機點,必須由醫療院所的醫師來判讀,免疫細胞療法是一種輔助治療,可與傳統療法併用,期待達到癌症治療的加乘效果。

  日本再生醫學發展已久,約15年前已可在醫療診所執行免疫細胞療法的技術,再生緣生物科技實驗室暨科研處協理林育民博士表示,日本開放治療著重在自體免疫部分,進行間質幹細胞應用仍需走臨床實驗程序;但隨著國內細胞治療「特管法」的開放,執行脂肪和骨髓衍生的間質幹細胞計畫不走臨床試驗申請程序,主要由醫療院所提出申請計畫書,包括治療計畫、每年定期追蹤後續療效和不良反應。此外,細胞製備處理必須符合GTP實驗室的高規格,以確保製作過程安全無虞。

  目前再生緣生物科技與日本免疫治療專業領域相關技術深耕多年,已取得日本照沼 裕醫師研究的免疫細胞療法專利技術的授權,這項技術已先後獲得日本的專利,美國專利目前正在申請中,NK細胞為自然殺手細胞,深入研究緣起於西元2000年針對埼玉縣癌症中心40歲至80歲共3625人,進行長達11年追蹤並檢測體內NK細胞活性的大型研究,發現NK細胞活性低的人,癌症發生率約為NK細胞活性中高族群的1倍,男女合計則為1.7倍,由此推論,NK細胞在癌症治療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照沼 裕醫師的免疫細胞療法是藉由提高NK細胞數量,達到毒殺癌症細胞的目的,但一般病人體內的NK細胞並無活化、數量也稀少,擴增NK細胞的專利技術則舉足輕重。林育民博士解釋,日本此項專利技術是透過先採集病患全血後,分離出周邊血單核球的部分,進行NK細胞的擴增培養,由於活化的NK細胞會分泌一些毒殺的酵素造成細胞凋亡,用標誌及外形是否顆粒化鑑別活性程度,同時將其與腫瘤細胞培養在一起,計數腫瘤細胞的死亡情形,以評估NK細胞的活化程度,進一步培養並擴大分化NK細胞的精兵數量和確保活性,最後再回輸人體,達到對抗癌症的療效。

  NK細胞和T細胞、B細胞都屬於淋巴球細胞,其中NK細胞是屬於身體第一道防線,當免疫能力尚未經過放大啟動前,遇到感染病毒的細胞就會直接撲殺,相較於T細胞與B細胞,必須由DC細胞碰到癌細胞產生抗原後,再活化T或B細胞,才能進行第二波撲殺癌細胞,所以NK細胞撲殺癌細胞的效果是最快的。林育民博士指出,以往癌末病患前往日本尋求細胞免疫療法,療程須每3周抽血培養一次,回輸體內6次,費時18周,往返的龐大經費和體力不在話下,國內開放免疫細胞療法對癌患會是一大福音。

  林育民博士說明,再生緣生物科技在臍帶血儲存外,也延伸臍帶血應用到治療小兒腦性麻痺或自閉症相關,跨足細胞免疫療法的領域,期許能在再生醫學領域,開創新未來。

相關推薦

▲(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高血壓被視為「隱形殺手」,研究指出,在台灣18歲以上國人盛行率約25%,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但不少人卻輕忽定期測量血壓的重要性,一名40歲業務陳先生就常應酬、聚會,飲食口味偏重,但身材高壯的他自認健康,從沒有健檢習慣,日前劇烈頭痛急診...

閱讀詳情 »

攝護腺肥大是年長男性很常見的問題,該如何才能延緩或預防攝護腺肥大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表示,一般來說,攝護腺會隨著年齡漸長而逐漸變大,幾乎可說是無法避免,但可及早藉由飲食調整來延緩攝護腺肥大問題,男性民眾不妨一試!但若出現排尿不順等異常症狀時,仍應及早就診檢查並接受治療,才是...

閱讀詳情 »

▲(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中一名29歲的健身教練,一身健美肌肉,是別人眼中的大隻佬,從小就有「包莖」困擾的他,只要一勃起就會感到疼痛,卻因為暈針及害怕見血,遲遲不願接受治療,直到最近遇到了決定共度終生的對象,為了性福,這才肯到泌尿科諮詢就診,事後直呼「終於解決一樁鳥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港星阿嬌(鍾欣潼)與有「醫界王陽明」之稱的醫師賴弘國驚爆離婚。賴弘國曾在節目中坦言與阿嬌結婚時面臨非常大的經濟壓力,沒想到結婚能結到快破產。阿嬌也曾透露,自己喜歡的包包品牌價格比較貴,以往購買時不怎麼看價格,但婚後,會顧慮到另一半的感受,稍微克制自己購買的欲望。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