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際研究顯示 8成養護中心年長者是骨鬆高危險群

國際研究顯示 8成養護中心年長者是骨鬆高危險群

長期住在養護中心的82歲阿嬤,從未發生過跌倒意外,卻常跟醫護人員抱怨腿部疼痛,照護中心送醫才發現,阿嬤腿骨骨折,檢查顯示骨密度竟只有-5.8,屬於嚴重骨質疏鬆,照顧員只是幫她翻身就引發骨折。

根據美國研究指出,8成養護中心年長住民為嚴重骨鬆的高危險群,除了老化之外,許多人因長期臥床,服用多種藥物,且合併肌少症、失智症等疾病,導致骨鬆風險攀升。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劉宏輝說明,國外研究發現,因骨質問題造成的失能負擔僅次於肺癌,排名第2,勝過大腸癌與乳癌,骨質疏鬆幾乎不痛不癢,沒有症狀,以致國人缺乏警覺心,主動篩檢比例偏低。

人體骨骼的骨量大約在20歲至30歲達到巔峰,之後骨量會逐漸減少,導致骨骼變脆、變弱,呈現中空疏鬆的情況,就是「骨質疏鬆症」。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骨科部主治醫師傅紹懷解釋,骨質流失並不會有明顯感覺,絕大部分患者都是因為骨折之後才發現自己患有骨質疏鬆,在骨鬆性骨折導致住院的患者中,超過半數為髖骨骨折。

髖骨是組成髖關節的重要骨頭,負責將身體重量從軀幹傳遞到下肢,一旦骨折,將影響人的行動力、支撐力,患者容易感到疼痛、影響行動,發生嚴重併發症機率更高,2成患者會在1年內死亡,8成患者無法單獨進行至少1項日常活動。

傅紹懷表示,臨床評估高齡者是否罹患骨鬆,衰弱狀況以及跌倒風險,以FRAX健康生活品質測量問卷為主,如果結果為骨鬆中高危險族群,確診後約8成7必須接受治療。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以FRAX評估照護中心長者骨鬆風險,高達9成1屬骨鬆中高危險群,但僅有4%願意接受治療。傅紹懷提醒,長期臥床長者的家屬務必提高警覺,定期接受骨密度檢測,如需治療,就應積極用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日本,裸睡也壹直為睡眠問題研究專家所倡導。上世紀80年代初,日本形成了全國性的光臀族”之後裸睡開始備受推崇。日本京都還建立了裸睡俱樂部,參與的成員多是那些患婦科病的女性。該俱樂部發起人兼總經理是日本著名的婦科專家松山秀子,俱樂部設在壹家醫院的實驗大樓裏,共有200張床位,床與床之間用壹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台灣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齡,有明顯遞延趨勢。民國91年生母第一胎的平均年齡為26.9歲,至101年已來到30.1歲;而91年30歲以上生第一胎的生母占35.6%,現在來到45.9%,代表生母超過30歲才生育第一胎者人數快速增加,已快達半數。新光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台灣老年人口急遽上升,造成易發生在老人身上的失智症人數也隨之升高,台灣約有20多萬人罹患失智症,影響數以萬計的家庭,必須承擔失智症帶來的困境。新竹馬偕醫院精神科主任吳易澄表示,失智症是由多重成因造成,除了可能變得健忘,也可能產生幻想或個性改變等,所需的照護資源,必須評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