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在生命抵達終點前 緩和醫療能做什麼?

在生命抵達終點前 緩和醫療能做什麼?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面對著生命的終點時,我們總是無可避免地會有許多的害怕與擔憂,除了心理上可能的複雜情緒外,更讓人害怕的往往是身體上的苦痛;而目前「緩和醫療」的出現,就是希望幫助末期患者有最好的生活品質、用最美好的姿態走完最後且最重要的旅程。

緩和醫療別於治療 助維持生命末期品質

怡仁醫院家醫科陳彥廷醫師表示,緩和醫療與傳統治療最大的不同在於「目標的轉變」。對於絕大部分的疾病,治療目標在於疾病的「治癒」,但當疾病已經進展到所謂的「末期」,因為有著許多的症狀與不適,所以更需要醫療的照護。因此,這時候會把治療的目標從「疾病的治癒」轉變為「病人的照護」,雖然已經沒辦法改變疾病的進展,但是對於如何減輕末期患者身心靈的巨大苦痛,就是緩和醫療的專業。

陳彥廷醫師強調,在傳統認知中,普遍認為應該是已經「不行了」才會接受緩和治療,在那之前不管怎樣都要「拼拼看」。但緩和醫療其實就是針對「無法治癒疾病的品質照護」,所以適合「罹患不可治癒的嚴重傷病患者」,跟癌症本身的治療其實是毫無衝突的,並不是「不醫了」、「沒救了」才選擇緩和醫療,而是應該越早接觸越好。

緩和醫療「五全照護」 讓生命更有尊嚴的善終
陳彥廷醫師指出,緩和醫療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好的「生活品質」,因此強調「五全照護」,也就是「全人、全家、全程、全團隊、全社區」的照護。而除了疾病進展過程中的治療之外,緩和醫療亦會重視臨終前照護,希望到最後一刻都是有品質、有尊嚴的過程,而後一直到圓滿、善終,甚至到之後的遺族關懷,這些都是緩和醫療的「全程」照護,以求達到身心靈、全家族、全過程的全面照護。希望可以當我們不得不走在最後這段旅程時,可以是有品質、有尊嚴的善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0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年約60歲男性,晚上想要解尿,卻因不想離開被窩,忍住憋著,竟導致事後尿不出來,膀胱甚至被撐大3倍;醫師提醒,年紀較大的男性較容易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因此想尿時,千萬憋不得,以免出現排尿障礙!高雄醫學大學泌尿科副教授王起杰指出,臨床上,因尿不出來急診的患者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肺結核病主要是因結核桿菌侵入人體所導致,不分年齡都有可能有罹患的機率,尤其散播率更令人擔憂;根據彰化縣衛生局統計,過去6年新增的肺結核患者10分之1都在長照機關發生,如何追蹤控管肺結核病,是現階段必須面對的考驗。包括環境清潔、通風,以及人力控管等,要有效預防肺結核的侵襲,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體重過重的婦女想要懷孕生子可是大問題!台中市一名邱姓女子,從小身材圓潤,生第一胎女兒時,體重已超過140公斤,懷第二胎時,體重仍高達125公斤,且血壓高達190mmHg,在生產時,所幸以剖腹產下女兒,母女均安。署立台中醫院副院長黃元德表示,邱女18歲時即已有高血壓,21歲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你也時常感覺下背僵硬、腰痠背痛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所導致;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賴漢明指出,僵直性脊椎炎多好發於20至40歲年齡,又尤以男性患者居多,初期多感到下背僵硬、疼痛等症狀,嚴重時恐因脊椎縫隙出現沾黏,導致全身僵硬無法動彈。尤其僵直性脊椎炎的症狀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