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境外移入增多!該普篩嗎? 指揮中心:居家檢疫是最有效策略

境外移入增多!該普篩嗎? 指揮中心:居家檢疫是最有效策略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境外入境要普篩嗎?埔近期發生日籍女學生、泰籍移工自台灣返回母國後,以及比利時籍工程師返國前,COVID-19篩檢陽性,引發社會關注國內社區是否已有潛在傳播鏈,並持續有學者、醫界人士為此建議於入境時或居家檢疫期滿後全面進行篩檢,以及早阻絕感染者進入社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6日表示,考量國際經驗、國內實證、傳播風險,並諮詢專家後,一致支持現行政策,目前並無實施入境者普篩之必要。

境外入境要普篩嗎? 指揮中心引數據:防疫成效極為有限

指揮中心指出,依國內監測資料,入境時針對有症狀者篩檢,有35%境外感染個案未被檢出,表示若依入境篩檢結果陰性而未實施後續居家檢疫或集中檢疫,恐遺漏掉約35%的病例;另今(2020)年1到6月間,於國際機場針對有症狀旅客採檢之陽性率僅0.04%至2.33%,且7月26日至8月2日啟動自高感染風險之菲律賓入境旅客篩檢,其中無症狀者檢驗陽性者僅2例,且均為後續追蹤關懷機制可發現之對象。以上數據可充分支持居家檢疫之必要,以及入境普篩可提升之防疫成效極為有限。

無症狀者距第一次採檢陽性10天後 幾乎已無傳染力

此外,依據國際研究顯示,距離個案發病日達10天後,或無症狀者距第一次採檢陽性10天後,幾乎已無傳染力。另針對機構看護工(主要來自印尼、越南)於檢疫期滿時進行採檢,已採檢之200餘名無症狀移工均為陰性。我國現行對於入境者全面居家檢疫之做法,即使有極少數無症狀者個案未於入境時被攔檢,經過14天居家檢疫,其傳染力已大幅降低或幾乎已無傳染力,於檢疫期滿後再自主健康管理7天,持續密切追蹤健康狀況,已可有效防堵社區傳播風險。

指揮中心進一步表示,現行實施入境者居家檢疫之國家,如我國及紐西蘭,疫情緩和且控制良好;反之,採取入境篩檢之國家,如日本、泰國、冰島及香港等,疫情相對嚴重。況且,實施相關篩檢作業必須另行支應採檢、檢驗、防護裝備費用,以我國近期每日平均1,200名入境旅客估算,每日即須花費至少400至500萬元,成本高昂但效果並未優於現有策略。

【延伸閱讀】

心律不整不用「燒」的 冷凍消融導管新選擇!

求職季到來 打造人見人愛好外型

晚期卵巢癌做基因檢測 找對藥拚存活

深耕彰化,彰基心臟外科主任陳映澄 10年用「心管」好您的健康 !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0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9)日衛福部食藥署發布,信東生技公司生產「"信東"克痛解注射液30 毫克/毫升」,因發現部分藥品有黃褐色結晶沉澱,廠商須8月19日前回收同批次藥品共4.3萬支,並繳交回收成果報告書與後續矯正措施。 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相同藥品在去年也有類似事件啟動回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3歲許先生為模板工人,每天都需搬運重物,最近發現右手肘疼痛,提重物時手臂無力,經理學檢查發現手肘外側有明顯的壓痛點,確診為網球肘,經建議急性期多休息搭配冰熱敷,平時使用護肘加壓帶以及修正握物姿勢後,症狀總算獲得緩解。  肱骨外上髁炎  3...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有與寶寶一起睡覺的習慣嗎?小心恐怕讓讓寶寶暴露於嬰兒猝死及窒息危機中!根據衛生福利部近五年統計資料顯示,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及嬰兒事故傷害始終列為嬰兒死因前十大之列,主要因與寶寶睡姿及睡眠環境安全息息相關。國民健康署指出,預防嬰兒猝死症發生,家長應遵守不趴睡、...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健保署在數位應用科技再獲肯定,在新冠肺炎爆發時,健保署運用數位科技配合防疫,昨(28)日獲頒數位時代2021年創新商務獎之「評審團大獎」及「最佳管理創新金獎」殊榮,由署長李伯璋代表受獎,同時分享健保署在防疫期間,透過各項資訊科技為民服務的成績。 李伯璋表示,「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