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近4成B肝帶原者無自覺 醫籲定期追蹤

近4成B肝帶原者無自覺 醫籲定期追蹤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死於肝癌的患者中,約有60%的人為B型肝炎帶原者。而台灣35歲以上成人中,就有180萬人是B型肝炎帶原者,卻近4成患者並不清楚自己有B型肝炎感染狀況。高雄榮總胃腸肝膽科陳文誌醫師呼籲,B型肝炎初期症狀不明顯,最常見像是疲倦,但諸多疾病也有相同症狀,因此民眾應就醫篩檢,若肝功能指數異常就要小心是否為B肝。

B肝患者自行停藥 引發急性肝炎進急診五次!

陳文誌醫師分享一名年約40歲的B肝患者,在健保給付下吃了三年的口服藥物治療,三年後因健保給付期滿而停藥,選擇自費治療,因自費負擔太大,治療一段時間後,患者自行停藥,結果陸續併發急性肝炎五次,差點危害性命!醫師強調,B肝口服藥物千萬不能擅自停藥,它能夠抑制病毒的複製,,減低血液裡的病毒量,以達到測不到B肝病毒之目標,避免肝臟反覆發炎、改善肝臟纖化,甚至逆轉肝硬化,但卻需要長期用藥,一旦停藥再復發的機率非常高。

B肝治療要慎選! 依個人狀況慎選藥物

B型肝炎目前仍未有可完全治癒的方式,主要透過口服藥物抑制病毒複製、進而降低肝指數,或使用干擾素使免疫系統調和,刺激免疫系統來達到表面抗原的消失。陳文誌醫師表示,針對特殊族群,像是肝臟代償不全、腎功能較差、以及洗腎等患者就建議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對抗B肝病毒。口服抗病毒藥物只需一天一顆、抗藥性低、副作用小,甚至不需空腹服用,若患者本身還有共服用其他藥物,藥物交互作用也低,因此對患者來說是一個方便且安全的選擇。

及早篩檢與B肝抗戰 避免肝炎三部曲

B型肝炎多數病人無症狀,民眾應及早篩檢治療,不要等到出現黃疸、腹水等嚴重症狀才就醫。陳文誌醫師表示,一旦發現自己是B型肝炎帶原者,建議每半年要定期回診追蹤,若檢查時發現肝有明顯的發炎、纖維化或血液中病毒濃度大於2000個IU,合併肝指數大於正常值的兩倍以上,代表已轉變成活動型B肝,應馬上接受治療,並每三個月回診追蹤。他表示,B肝只要好好長期治療,肝臟就不會發炎,就不會導致肝纖維化或肝硬化,可降低罹患肝癌的風險!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0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在台灣健保制度發展逐漸成熟的國家,每年仍然有數百人無法正常的說話,或吞嚥,這群人大多是喉癌,下咽癌患者,這些病患因治療必須切除食道與聲帶,產生了語言、吞曣困難外,甚至無法正常發聲。台北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部朱本元醫師表示,喉癌與下咽癌是常見的頭頸部癌症之一,每年約有一千五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今年連假多,北市有一名國一男學生,兩眼有視差,一眼睛約500度,另一眼則高達1000度,沒想到,今年寒假後,發現眼睛不舒服,看不清楚,遂回醫院檢查眼睛,才發現不到兩周,男學生的近視度數從1000度狂飆至1200度!兩眼的近視的落差越來越大。醫師叮嚀,視差越來越大要注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兒童節即將來臨,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宣布,3月30日至4月6日期間,12歲以下兒童,憑健保卡至全國1500多家牙醫院所看牙,可享免掛號費,希望喚醒家長對兒童口腔保健的重視。 根據調查顯示,國內有4成的父母,未定期帶孩子至診所看牙齒,近4成5不清楚小孩刷牙情況。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糖尿病童不能運動,也不能吃甜食?其實都是常見的錯誤觀念!迪士尼推出全球第一本糖尿病衛教童書《Coco與高飛歡樂的一天》,導正大眾對糖尿病童的迷思,並贈送4千本給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以及全台300家以上的糖尿病促進機構。迪士尼團隊特別打造的角色「Coco」,是一隻可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