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增6例新冠死亡1人到院前不治 醫院設新冠重症ICU專區

增6例新冠死亡1人到院前不治 醫院設新冠重症ICU專區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公布,新增6名新冠死亡個案,年齡都高於60歲,4名有慢性病史,2名不清楚潛在疾病,2名死亡後1天確診,除1名到院前死亡外,其餘都在醫院治療中過世,未有在家隔離病逝個案;指揮中心規劃,各大醫院都要按照規模,設置收治新冠重症病患不得拒絕。


2名個案死亡後才確診 4人有慢性病史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死亡病患案1860是70多歲女性,有胃癌等慢性病史,5月14日採檢17日確診,19日死亡;案2476為70多歲男性,有扁桃腺惡性腫瘤等慢性病史,5月17日出現發燒症狀就醫,19日確診21日死亡。


陳時中持續說,案2720為60多歲男性,5月15日出現咳嗽症狀,16日自行就醫採檢,20日確診22日死亡;案2825為60多歲男性,有高血壓、肝硬化等慢性病史,5月17日出現發燒症狀,20日確診,22日死亡。


陳時中接著說,案4162為60多歲女性,有糖尿病與慢性B型肝炎等慢性病史,5月21日肌肉痠痛、呼吸困難、肺炎等症狀,21日採檢22日死亡,23日確診。案4284為60多歲男性,有萬華區活動史,5月22日死亡並通報採檢,23日確診。


案4284到院前死亡 陳時中:加強觀察生理狀況加快集檢所後送


本土疫情爆發後,接連有個案在家等待結果,或等待收治集中檢疫所或醫院時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案4284在到院前死亡,另5名個案檢驗後先收治住院,都在醫院隔離時病逝;陳時中強調,慢性病患者感染,不會把增高風險,而是相對風險高,若安排在集檢所,要密切觀察患者呼吸與血氧。


陳時中強調,當具有慢性民眾感染新冠,在集中檢疫所收治時,要根據病症適時轉診後送醫院,指揮中心與地方政府規劃「綠色通道」加快後送,集中檢驗所周邊醫院,一定要保留床數,讓無症狀或輕症病患,病情有變化需要醫院治療時,保證能夠有轉診床數,提供馬上醫療救治。


合全國之力治療重症病患 各大醫院須有新冠ICU專區


同時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要結合全國之力,協助重症病患能夠轉送調度,各大醫院都要整備出加護病房,按照區域為單位,專門收治新冠重症病患,衛福部醫事司與6區緊急協調反應中心,協調各區執行跨區加護病房調度,各縣市都會只定加護病房提供專責病床。


羅一鈞強調,雙北地區與各縣市都要審視醫療量能,才能適時調度重症醫療量能,目前雙北地區每日新增不少重症患者,未來也持續會有,跨縣市調度非常必要,各區醫院將會持續清空,持續收治雙北或集中檢疫所的重症病患,並且在法規與評鑑制度下,他區醫院不得不在雙北就拒絕釋出床位。


更多NOW健康報導
▸植牙醫糾層出不窮如何自保? 慎選牙醫師「植」得安心
▸「疾管家」開啟實聯制功能 掃描QR Code足跡全都錄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本店暖暖包已售完」寒流一波接一波,許多保暖小物大缺貨,美式大賣場暖暖包才上架,民眾瘋搶秒殺,高雄榮總家庭醫學部高齡醫學中心主任周明岳建議,買不到市售暖暖包的民眾也可以自製DIY紅豆暖暖包,反覆微波加熱,環保又實用。 周明岳表示,先以毛巾或毯子製作出口袋狀的袋子,將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本土新冠疫情蠢蠢欲動,加上部立桃園醫院群聚事件爆發,疫苗是否能如期到台提供高風險族群施打,讓許多人相當關心。中央流行疫情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今(20)日記者會面對詢問說,500萬劑廠商疫苗採購簽約確定延期。 日前陳時中層對外說,指揮中心取得約2,000萬劑新冠疫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當冷氣團席捲全台,雖然氣溫降低,但台灣火鍋店的生意是逐漸升溫,不少企業在此時選擇進入火鍋市場,希望能撈到火鍋商機,曾有統計指出火鍋1年的商機高達300億元,可見台灣人十分愛吃鍋。 除了遍地的連鎖火鍋店,超市量販店業者不但瞄準湯底、火鍋料、即時料理包市場,更紛紛開起火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群聚個案院外生活足跡,有關第863例、第864例、第865例一家人,除昨(19)日發布「桃園南門市場」與「摩斯漢堡(桃捷A7店)」外,中心流行指揮中心再公布,3人分別前往「廣德海鮮餐廳」、「一品金湯豆漿王」、「麥當勞(桃園三民)」;指揮中心陳時中建議,民眾外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