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增6例新冠死亡1人到院前不治 醫院設新冠重症ICU專區

增6例新冠死亡1人到院前不治 醫院設新冠重症ICU專區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公布,新增6名新冠死亡個案,年齡都高於60歲,4名有慢性病史,2名不清楚潛在疾病,2名死亡後1天確診,除1名到院前死亡外,其餘都在醫院治療中過世,未有在家隔離病逝個案;指揮中心規劃,各大醫院都要按照規模,設置收治新冠重症病患不得拒絕。


2名個案死亡後才確診 4人有慢性病史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死亡病患案1860是70多歲女性,有胃癌等慢性病史,5月14日採檢17日確診,19日死亡;案2476為70多歲男性,有扁桃腺惡性腫瘤等慢性病史,5月17日出現發燒症狀就醫,19日確診21日死亡。


陳時中持續說,案2720為60多歲男性,5月15日出現咳嗽症狀,16日自行就醫採檢,20日確診22日死亡;案2825為60多歲男性,有高血壓、肝硬化等慢性病史,5月17日出現發燒症狀,20日確診,22日死亡。


陳時中接著說,案4162為60多歲女性,有糖尿病與慢性B型肝炎等慢性病史,5月21日肌肉痠痛、呼吸困難、肺炎等症狀,21日採檢22日死亡,23日確診。案4284為60多歲男性,有萬華區活動史,5月22日死亡並通報採檢,23日確診。


案4284到院前死亡 陳時中:加強觀察生理狀況加快集檢所後送


本土疫情爆發後,接連有個案在家等待結果,或等待收治集中檢疫所或醫院時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案4284在到院前死亡,另5名個案檢驗後先收治住院,都在醫院隔離時病逝;陳時中強調,慢性病患者感染,不會把增高風險,而是相對風險高,若安排在集檢所,要密切觀察患者呼吸與血氧。


陳時中強調,當具有慢性民眾感染新冠,在集中檢疫所收治時,要根據病症適時轉診後送醫院,指揮中心與地方政府規劃「綠色通道」加快後送,集中檢驗所周邊醫院,一定要保留床數,讓無症狀或輕症病患,病情有變化需要醫院治療時,保證能夠有轉診床數,提供馬上醫療救治。


合全國之力治療重症病患 各大醫院須有新冠ICU專區


同時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要結合全國之力,協助重症病患能夠轉送調度,各大醫院都要整備出加護病房,按照區域為單位,專門收治新冠重症病患,衛福部醫事司與6區緊急協調反應中心,協調各區執行跨區加護病房調度,各縣市都會只定加護病房提供專責病床。


羅一鈞強調,雙北地區與各縣市都要審視醫療量能,才能適時調度重症醫療量能,目前雙北地區每日新增不少重症患者,未來也持續會有,跨縣市調度非常必要,各區醫院將會持續清空,持續收治雙北或集中檢疫所的重症病患,並且在法規與評鑑制度下,他區醫院不得不在雙北就拒絕釋出床位。


更多NOW健康報導
▸植牙醫糾層出不窮如何自保? 慎選牙醫師「植」得安心
▸「疾管家」開啟實聯制功能 掃描QR Code足跡全都錄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8)日說明新增1例感染源不明的本土病例,是住在嘉義30多歲男性。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衛生單位共匡列採檢27人全數陰性,同時有21人需要隔離。 匡列採檢27人全部陰性 21人需要隔離 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嘉義市新增1例COVID-19確診個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1歲張小姐,二年前皮膚開始出現乾癬狀況,不到一年的時間,手指和膝蓋關節變得腫脹疼痛,腳跟和下背也會疼痛,特別是清晨起床時最嚴重。起初接受傳統口服免疫抑制劑治療,但服藥後有明顯的噁心厭食等副作用,皮膚和關節的不適狀況也沒有改善。後經評估使用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治療一個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衛福部16日預告「藥費部分負擔調整方案」,其中慢箋部分,第一次調劑之藥費與一般藥品合計後,採比率20%定額計收,若在診所與地區醫院領取,收費上限200元,但藥費在100元以下免收,若在區域醫院與醫學中心領取,收費上限則是300元;然而,第二、三次調劑,原先規劃在醫學中心和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18)日新增1例本土病例,74例境外移入,包含36例落地採檢。這1例本土為不明感染源傳播鏈,因此國內不明感染源傳播鏈增加1條。另外3月7日實施檢疫10天後,今天第10天,首批出關旅客在昨17日全數完成採檢。據統計7日入境的旅客中有12人確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