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墮胎真的就是這樣!看完要不要墮隨便你!

一個醫生的墮胎圖解,卻是用來反對墮胎的

墮胎真的就是這樣!看完要不要墮隨便你!
做過1200例墮胎專家告訴你
現如今墮胎已經很平常,但你知道墮胎究竟有多恐怖嗎?一位曾經執行過1200多次手術的醫生告訴你真相。
墮胎真的就是這樣!看完要不要墮隨便你!
這名醫生名叫Antong Levatino,曾經專門從事墮胎手術,執行了1200多次墮胎手術,但他現在已經辭職,從事抵制墮胎的工作!並製作影片揭露墮胎的可怕。
常規的墮胎有四種:藥物流產、子宮吸引術、擴宮排空流產、引產。
1
藥物流產
藥物流產一般用在新生兒還未完全成型狀態,服用相關藥物後,子宮會劇烈收縮,無法繼續給胎兒提供營養,而強迫胎兒死亡!
墮胎真的就是這樣!看完要不要墮隨便你!
更可怕的是,服用藥物後,媽媽隨時都有可能排除胎兒,此時胎兒只有幾厘米大,仔細看能看到頭部和手指!
墮胎真的就是這樣!看完要不要墮隨便你!
母親將胎兒排出後也會因藥物產生腹痛、頭痛、嘔吐、出血等副作用,一般會持續9到16天,其中甚至有1%的女性需要再度住院動手術止血。

 

2
子宮吸引術
13週的胎兒已經有了基本人形,具有心跳、四肢、手指及腳趾,但是骨骼尚未發育完成,醫生將具有強烈吸附力的導管插入子宮。
墮胎真的就是這樣!看完要不要墮隨便你!
然後導管強大的吸附力(其吸力強度超過家用吸塵器的10到20倍),會將胎兒肢解掉,最後胳膊是胳膊,腿是腿,醫生再將殘肢撿出來!
墮胎真的就是這樣!看完要不要墮隨便你!
最後將殘餘物刮除乾淨:
墮胎真的就是這樣!看完要不要墮隨便你!
3
擴宮排空流產
此時胎兒已經長到20厘米左右,骨骼已經形成,就必須使用擴宮排空流產。
醫生先用導管抽出羊水:
墮胎真的就是這樣!看完要不要墮隨便你!
然後醫生會用一種如如齒般鋒利的墮胎鉗,依序夾斷嬰兒的四肢、軀乾及器官。最困難的是頭顱,因為嬰兒的頭骨最大,所以醫生必須先夾碎嬰兒頭顱,才能一塊塊分批清除。
墮胎真的就是這樣!看完要不要墮隨便你!
最後醫生依然需要使用刮匙刮除殘留物,並清點屍塊,確認胎兒的全屍。殘肢都夾出身體後手術才算成功。
墮胎真的就是這樣!看完要不要墮隨便你!

這種手術對母體也有極大的傷害,包括裂傷、出血過多、大出血、子宮頸損傷、子宮穿孔和結疤組織。做過這種手術中的女性很有可能會被感染,並增加罹患妊娠並發症而導致流產的可能性。

4
引產
使用於25週以上的胎兒,通常需要三到四天手術才能進行完畢,此時的胎兒已經大到就算早產也能存活。醫生會先將一種叫地高辛(Digoxin)的藥物注射進胎兒頭部,該藥一般被使用於治療心臟疾病,但含量過大也能造成心臟暫停。胎兒在被注射藥物的期間會感受到疼痛,並在痛苦中死去。
墮胎真的就是這樣!看完要不要墮隨便你!
地高辛將嬰兒殺死後,醫生會使用海藻擴張棒擴張子宮頸為產下死胎做準備。此時母親須懷著死胎約兩到四天,直至子宮頸擴張到一定大小足夠將死胎排出為止。
墮胎真的就是這樣!看完要不要墮隨便你!

待子宮頸擴張至足夠寬度時,母親將返回診所或是在家中產下死胎,她會看到嬰兒屍體。但若胎兒並未完整排出,醫生會再進行上述D&E手術清除胎兒身體其他部位。

 

這個手術會導致產婦出血、撕裂傷、子宮穿孔甚至死亡,而且有可能會因子宮和子宮頸的損傷導致永久不孕。 

不管是哪種墮胎方式,其結果和過程都是觸目驚心的,相信實物圖肯定比這要恐怖一百倍。
我們每個人都沒有決定生命生死的權利,請謹慎考慮在你肚子裡的生命!
---
via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I0NjU5Mw==&mid=402540931&idx=1&sn=b0e8c1f1ebf3094d2029524ba9cb883d&scene=1&srcid=0317Ae4M8Oru7vQ2KQWsMcAJ&pass_ticket=FJciZP2NR2gY8FIaIg4FSB3eN639kYtRBYDP4mDeeuOjMWcYIEwvop22LPUlFYI%2F#rd

相關推薦

  很多人喜歡吃豆腐,不僅因為它看上去白嫩可口,還因為它易於消化,營養易於吸收。豆腐的消化吸收率達95%以上。兩小塊豆腐,即可滿足一個人一天鈣的需要量。豆腐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常食之,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更適於熱性體質、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熱病後調養者食用。 &nbs...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10月號)「年過20歲,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開始流失,眼周的肌膚終究支撐不住,淤積的脂肪就這麼如兩條肥蟲般盤踞於電眼下方,『拖』累了青春年華,讓人看起來總是沒精神,好似老了十歲。」美容醫學專科醫師郭弘義指出。 要解決立體的眼袋,必須把那坨藏在皮膚裡的脂肪取出來,看來似乎滿簡單的原理,手術過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時序進入秋天,日夜溫差大,年紀較長的銀髮族抵抗力低下,又罹患多種慢性疾病,容易受到環境改變而發病;飲食專家陳月卿強調,秋冬季節更需保養身體,建議可多吃溫熱滋補的穀類、豆類、根莖類,日常飲食最好營養均衡、多蔬果、多喝水、多好油脂、清淡少糖,吃對食物才能避免生病、強化身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名護理師常需久站,因此購買醫療用彈性襪,希望能避免靜脈曲張,但沒想到,漂亮的雙腿上仍浮現「蜘蛛絲」,就醫求診後才知道,原來是因選用未標示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的彈性襪,壓力不足,根本無預防靜脈曲張的效果。 食藥署表示,不少因工作性質都需要長時間站立,久而久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