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壓力症候群帶來的心理創傷 恐不利心血管健康

  最近1項大型的研究指出,對於某些人來說,排解心靈創傷可能會帶來沉重的壓力,而確診壓力相關疾病的人,在未來容易面臨心臟病或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研究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BMJ)。

  研究追蹤約13萬7千名瑞典成人的醫療紀錄,他們都被診斷出患有與壓力相關的心理症狀,多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急性壓力疾患和適應障礙等。根據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VA)的數據顯示,急性壓力疾患與PTSD症狀雷同,差別在於時間點,急性壓力反應會發生於創傷後的第1個月;而PTSD是在症狀持續1個月之後才會被診斷出來。

  研究中將壓力症候群組與其17萬多名兄弟姐妹及130萬名的一般人進行比較,發現患有壓力症候群的人在診斷後的第1年內,平均每1,000人中就有8人罹患心血管疾病,雖然比例偏低,但幾乎是手足的2倍。

  研究由冰島大學與斯德哥爾摩卡羅林斯卡研究所的博士後研究員Huan Song所帶領,研究將收入、教育和任何已確診的心理疾病納入考慮,壓力症候群的人仍然處於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與兄弟姊妹相比,確診後的第1年心臟病或中風機率高出64%;心臟衰竭風險也多出7倍。

相關推薦

高血壓是心臟病、中風、腎臟病、眼疾等疾病之重大危險因子,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兒科馬瑞杉醫師提醒,預防「沉默殺手—高血壓」來襲,就要儘早做好健康自主管理。  馬瑞杉醫師表示,預防高血壓有個3C口訣:Check—規律測量、Change—改變習慣、Control—控制血壓。 1. Check—規律測量高血壓...

閱讀詳情 »

香甜的芒果是夏日特有的美味,但有些人吃了芒果就容易感到皮膚搔癢,甚至起疹子,難道芒果真的會誘發過敏反應嗎?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芒果中的確有些成分會引起接觸性皮膚炎,甚至引起較嚴重的全身性過敏反應,因此建議有過敏體質者應淺嚐即止,若曾因芒果而引起全身過敏反應時則最好避免接觸為佳...

閱讀詳情 »

動則得救!醫生教你「拉筋毛巾操」,杜絕痛、老、胖纏身! 現代人長時間滑手機、玩電腦、瘋跑步健身、起早睡晚、久坐不站……,諸多不良生活習慣所導致的結果,就是「不動症候群」與「過度運動傷害」,而反應在身體上的狀況就是痠痛反覆發作、疲勞倦怠,甚至造成「肌少症」年輕化、肥胖人口激...

閱讀詳情 »

不生病的藏傳養生術》洛桑加參醫師:壓力太少或太大,都容易罹病! 壓力與疾病的關係呈現 U 型曲線。也就是說,少量的壓力或是太大的壓力,疾病發生的機率都很高,處於中間壓力時,疾病發生率最低。面對壓力,我主張應該去控管它,而非消滅它,使壓力停留在一個適度、剛剛好的程度最理想。想想龍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