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壯男突昏厥竟因「罕見症候群」醫:像心臟多1條電線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壯男突昏厥竟因「罕見症候群」醫:像心臟多1條電線

28歲陳先生身體健壯,雖曾在健檢時被告知「心臟有問題」,但由於沒有不適症狀,因此並未積極就醫,持續維持跑步重訓等日常運動。然而,日前深夜在家中無預警昏厥,失去生命徵象,雖然家人在第一時間施行心肺復甦術並通報119,但送醫時仍幾近「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OHCA),急診緊急施救但反覆電擊無效,遂同時會診心臟血管外科醫師為病患裝置葉克膜維生系統,才度過危急病程。

「WPW症候群」恐致猝死,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徐展陽表示,檢查發現病患罹有罕見的「WPW症候群」(Wolf-Parkinson-White syndrome,或可稱為「預激症候群」),初步治療趨穩甦醒後,順利移除葉克膜管路,並轉診至心臟血管科,再利用心導管手術根除病灶,讓病患以後不必再為不可預期的猝死擔憂。

「WPW症候群」是一種先天性心臟病,是因心臟多了一束異常傳導組織,有如「心臟多了一條電線」,有較高的機率發生昏倒或猝死。可能出現以下不適症狀:

  • 心悸
  • 心律不整、過速
  • 胸悶痛
  • 氣短
  • 頭暈、暈厥

心臟「多長一束傳導組織」易誘發心房顫動
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張耀庭解釋,正常的心臟在心房、心室中有個節律點,可以調控心跳速度,人體偶爾出現心房顫動或不規則跳動時,也可以保持心律不至於過快,讓心臟維持正常的電氣器傳導。但WPW症候群患者的心臟,因為較常人多了一束傳導組織,一旦心臟出現快速而失控的心律不整如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時,電氣傳導就不會經過節律點,而是透過多出來的電線直達心室,此時就可能演變為心室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導致猝死。

如同該名個案因WPW症候群演變成心房顫動,而發生猝死的情形非常少見,發生率僅有不到1%。張耀庭表示,考量患者符合「目擊倒地並即刻施行心肺復甦術」、「疑似心因性休克」、「持續急救下迅速送達責任醫院」等葉克膜置入適應症,醫療團隊迅速裝妥葉克膜維生系統,行心導管、低溫治療後,陳先生成功甦醒,順利拔管且沒有任何神經學後遺症。

為了永絕後患,在病患清醒後為其安排心導管手術,透過高射頻能量經電極導管,將心臟多餘的不正常傳導路徑以燒灼、破壞方式,成功阻絕異常心律,才讓病患重獲新生。

張耀庭提醒民眾,心臟疾病平時不一定有症狀,但若發生過不適、有家族史、健檢建議就醫者,務必至心臟科安排相關檢查,以免輕忽病症,危及健康。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謝祖武代言失智症關懷專線。(照/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失智症對正在老化中的台灣衝擊有多大?數字會說話,根據失智症關懷專線統計,光是今年前十個月,諮詢電話的數量就已經比6年前成長4倍,尤其又以關於年輕型失智症的諮詢來電越來越多。失智友善大使謝祖武今(15)日也出面代...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延遲整整1個月才公布流感疫苗選株結果,造成全球疫苗生產、供貨大遲到,國內公費流感疫苗亦破天荒創下最晚開打紀錄,第一階段今(15)日才正式開打,首批優先接種對象為國小至高中職和大專院校1至3年級學生及醫事人員...

閱讀詳情 »

▲台大醫院開發出治療嚴重心室心律不整的新方法,已成功治療5例。(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嚴重心室性心律不整病患,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是產生副作用,往往須仰賴心導管電燒方式去除心室病灶,但成功率及併發症都需要格外考量,台大醫院今(15)日發表最新成果,該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