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夏天悶熱皮在癢別亂擦藥 專家提醒使用前這3點先搞懂

夏天悶熱皮在癢別亂擦藥 專家提醒使用前這3點先搞懂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夏季到來,台灣悶熱潮濕與高溫日曬的環境,容易引發相關皮膚問題,例如:黴菌感染、汗疹、蚊蟲叮咬搔癢、毛囊炎等,此時多數人會到藥局買藥或至醫療院所就醫,但皮膚用藥種類繁多,使用不當恐導致副作用或延誤病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劑科藥師黃品臻提醒,用藥前,不可不知用途、劑型與使用方法:


1.了解用途:皮膚問題發生原因不同,選用藥物也不同。皮膚外用藥常用成分如類固醇、抗生素、抗黴菌劑、抗組織胺、角質溶解劑等。例如:治療黴菌感染(香港腳、灰指甲),需用抗黴菌劑;蚊蟲引起的搔癢可使用抗組織胺止癢;皮膚炎、皮膚過敏,常用類固醇消炎、收縮血管。藥物選用時亦需考量患部皮膚狀況,建議先向醫療人員清楚說明症狀。


2.選擇劑型:患部皮膚的厚薄會影響劑型選擇。不同劑型的外用藥有不同的油/水比例。軟膏(Ointment)含油比例高、黏稠度最高,可增加皮膚吸收,適用於無毛髮、乾燥或角質較厚處;乳膏(Cream)水分比例增加,好推展,適用於皮膚濕潤或流汗部位;凝膠(Gel)含水量多,較清爽,塗擦後吸收快;洗劑(Lotion)可用在大面積病灶、毛髮濃密處。


3.使用方法:用藥前先洗淨雙手、保持患部乾燥,藥品擠出適量後輕輕塗抹一層即可,太厚反而容易阻塞毛孔。另外不建議自行分裝小盒,以免藥品汙染或變質。


黃品臻說,外用藥使用前應詳閱藥品說明書並留意效期,若有變色或異常沉澱,則應丟棄。當皮膚疾病治療痊癒後,藥膏也不能拿來當保養品或預防復發用。藥膏雖是塗抹在皮膚,但因皮膚仍有吸收作用,因此過度使用(長期、頻率過高、面積過大),可能導致藥物蓄積體內而引起不良反應。找出引起皮膚疾病的原因、正確使用藥物,才能早日揮別皮膚問題。


更多NOW健康報導
▸「鬼門開」易鬼壓床? 睡眠麻痺、腿不寧症候群是主因
▸中午帶毛小孩散步小心中暑 過度喘氣癱軟休克恐須CPR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治療痛經或寒性腹痛: 女性痛經或因受涼導致的腹痛,可用毛巾熱敷,能起到化淤、理氣止痛的功效。   防治頸椎病: 早期頸椎病症狀,如脖子發硬、痠痛或受涼後出現輕微疼痛,可用毛巾熱敷改善症狀,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痙攣,預防頸椎病。   緩解臀部疼痛: 臀部肌肉僵硬伴...

閱讀詳情 »

按摩這些養生穴位最能保護眼睛。高科技的今天,工作面對著電腦,途中玩手機看電影、或閱讀電子書、或玩遊戲等,長期天天如此,出現眼睛疲勞、視力糊塗等症狀。中醫認為,穴位按摩可有效護眼、療眼疾。 印堂穴 位於兩眉連線的中點。按摩此穴可以起到安神定驚、醒腦開竅、寧心益智、疏風止痛、通經活絡的功效。按摩時將中指...

閱讀詳情 »

治療風濕病民間有很多偏方,有時候治起來還真見效。以下幾種方法不妨試一試: 1.常飲蜂王漿。每天服用5~10m l蜂王漿,連服2~3個月,可使關節疼痛明顯減輕,關節活動得到改善。 2.常飲鮮牛奶。每天服用鮮牛奶500ml有助於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因為類風濕病在整個病程中,均缺鈣,牛奶不但營養價值高,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冬天一到,三五好友聚餐的首選經常是火鍋店,但許多愛美怕胖的女性不禁望之卻步,因為大家都說「吃鍋必胖」!營養師程涵宇表示,吃對火鍋其實很健康,只要記得幾個原則,讓你冬天吃鍋不會胖。冬天吃鍋往往會吃下1500大卡,相當於一個成年女性一天所需的熱量。再搭配含糖飲料、冰淇淋、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