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夏天悶熱皮在癢別亂擦藥 專家提醒使用前這3點先搞懂

夏天悶熱皮在癢別亂擦藥 專家提醒使用前這3點先搞懂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夏季到來,台灣悶熱潮濕與高溫日曬的環境,容易引發相關皮膚問題,例如:黴菌感染、汗疹、蚊蟲叮咬搔癢、毛囊炎等,此時多數人會到藥局買藥或至醫療院所就醫,但皮膚用藥種類繁多,使用不當恐導致副作用或延誤病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劑科藥師黃品臻提醒,用藥前,不可不知用途、劑型與使用方法:


1.了解用途:皮膚問題發生原因不同,選用藥物也不同。皮膚外用藥常用成分如類固醇、抗生素、抗黴菌劑、抗組織胺、角質溶解劑等。例如:治療黴菌感染(香港腳、灰指甲),需用抗黴菌劑;蚊蟲引起的搔癢可使用抗組織胺止癢;皮膚炎、皮膚過敏,常用類固醇消炎、收縮血管。藥物選用時亦需考量患部皮膚狀況,建議先向醫療人員清楚說明症狀。


2.選擇劑型:患部皮膚的厚薄會影響劑型選擇。不同劑型的外用藥有不同的油/水比例。軟膏(Ointment)含油比例高、黏稠度最高,可增加皮膚吸收,適用於無毛髮、乾燥或角質較厚處;乳膏(Cream)水分比例增加,好推展,適用於皮膚濕潤或流汗部位;凝膠(Gel)含水量多,較清爽,塗擦後吸收快;洗劑(Lotion)可用在大面積病灶、毛髮濃密處。


3.使用方法:用藥前先洗淨雙手、保持患部乾燥,藥品擠出適量後輕輕塗抹一層即可,太厚反而容易阻塞毛孔。另外不建議自行分裝小盒,以免藥品汙染或變質。


黃品臻說,外用藥使用前應詳閱藥品說明書並留意效期,若有變色或異常沉澱,則應丟棄。當皮膚疾病治療痊癒後,藥膏也不能拿來當保養品或預防復發用。藥膏雖是塗抹在皮膚,但因皮膚仍有吸收作用,因此過度使用(長期、頻率過高、面積過大),可能導致藥物蓄積體內而引起不良反應。找出引起皮膚疾病的原因、正確使用藥物,才能早日揮別皮膚問題。


更多NOW健康報導
▸「鬼門開」易鬼壓床? 睡眠麻痺、腿不寧症候群是主因
▸中午帶毛小孩散步小心中暑 過度喘氣癱軟休克恐須CPR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一段「男子殘忍毆打一個掃地小男孩」的視頻昨天引發廣泛關注,所幸孩子目前傷情穩定、無生命危險,但更讓人揪心的是他受到的心理創傷。 孩子父親李培建表示,目前孩子的身體狀況較為穩定,仍需進一步觀察。另據央視報導,孩子父親表示,經過醫院檢查,孩子病情穩定,沒有生命危險。不過小哲旭的心理創傷比較嚴重,從睡夢...

閱讀詳情 »

主持天后利菁有個帥氣老公, 近日他們結婚紀念日, 老公不好意思親口說, 便傳簡訊對她傳情, 但她心裡卻只想著…   剛剛突然收到身旁許先生的簡訊: 「結婚七年之癢乘貳=14年紀念日,謝謝妳不離不棄,無怨無悔,願祝福婚姻美滿,美麗永駐。老公敬上」。 我徹底地忘了!我滿腦子在想"...

閱讀詳情 »

粉瘤,醫學上稱為皮脂腺囊腫。它是由於皮脂腺腺管開口堵塞引起的皮脂腺分泌物淤積,腺體逐漸腫大而形成的「小腫瘤」。粉瘤好發於青春發育期,尤以面部多見。粉瘤位於皮膚淺層,一般呈球形,米粒至雞蛋大小,中央可見黑頭,擠壓時內有白色粉狀物排出。 身體各部位 均可能長粉瘤 新光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昌霖表示,目前...

閱讀詳情 »

止痛藥的存在是讓你痛到受不了的時候吃的,緩解你的痛苦。但其實在生活中有許多日常吃的到的食品是有止痛成分的~與其吃西藥,還不如吃這些純天然的食品! 1、酸奶 每天喝1~2杯可緩解腸易激綜合症(就是腸敏感)。酸奶富含有益菌,有助於緩解腸易激綜合症導致的腹痛,並可減少炎症和脹氣。   2、草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