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外用皮膚藥 用對4項使用方法

外用皮膚藥 用對4項使用方法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清明節已過,夏天的腳步更近了,民眾出外踏青好時節已到來!但隨著氣溫逐漸上升,悶濕的空氣、茂密旺盛的草木,部分民眾常在這個季節受皮膚搔癢的困擾。你有自行購買藥膏緩解皮膚搔癢的習慣嗎?食藥署提醒,引發皮膚搔癢的原因很多,建議民眾諮詢藥師選擇適合的藥品,如擦藥二至三天,症狀仍未改善時,應儘快就醫,請醫師診療。

使用外用藥 注意4項使用方法

食藥署呼籲,使用外用藥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瞭解用途:常見止癢藥膏的主要有效成分有類固醇、抗生素、抗黴菌劑及抗組織胺等,須依自身症狀及產生原因來區分適合的用藥,例如蚊蟲引起的搔癢,可使用含抗組織胺或類固醇的藥物;為黴菌感染時,則須選用含抗黴菌劑的藥物,才可徹底殺死黴菌。建議選用前清楚向醫藥人員說明症狀。

二、選用劑型:身體各部位的表皮角質層厚度不同,吸收程度也不同,為讓藥物在角質增厚處、易流汗處、毛髮較濃密處或大面積部位能完全發揮藥效,外用製劑有依不同的油/水比例製作出不同劑型(例如軟膏、乳膏及凝膠等)產品可供選擇使用。

三、使用方法:使用前務必先詳讀藥品的使用說明書,並注意貯存方式及效期。正確塗抹藥膏的方式,請先洗淨雙手,保持患部乾燥,依照使用頻次,薄薄塗抹一層即可,擠出或倒出過多的藥劑應丟棄,不可再抹回容器以免汙染藥品,也不建議自行分裝小盒,以免變質。

四、不要任意拿以前用剩的藥、或是別人的藥來亂擦,以免症狀還沒得到緩解,而使病情惡化、引發感染等更嚴重的問題。最安全的用藥方式是交由專業的醫藥人員進行評估,並且遵從醫囑及配合醫師、藥師或藥劑生指示,正確的使用藥品。

食藥署提醒民眾,皮膚搔癢的原因不盡相同,建議民眾可向醫師或向鄰近社區藥局藥師諮詢,適當使用,就能兼顧治療效果與用藥安全,以早日揮別皮膚搔癢問題。

【延伸閱讀】

志玲姊姊善舉持續發酵 台大醫院心律不整小孩成人都受惠

當醫師遇上偏方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卡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6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你的手指也有又卡又痛的現象嗎,小心可能是板機指,像是家庭主婦、鋼琴老師、3C族等,因生活或工作經常反覆使用手指,恐都屬於板機指的高危險族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李欣蓉指出,臨床上,曾有病患抱怨,手指不僅又卡又痛,彎起來再伸直就像彈簧般彈出去,嚴重時還得靠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過去數年間慢跑運動逐漸在台灣盛行,全台一年間大大小小馬拉松賽事更是高達六百多場次,根據統計,每年卻有高達75%的跑者受傷。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傷科主治醫師謝明憲醫師表示,路跑可能造成傷害的原因主要是強度、頻率、時間過度、下肢或軀幹等承重關節結...

閱讀詳情 »

延年九轉功是以臟腑按摩為主的養生功法,除了有助於消化與吸收,也有益於調整全身的內分泌與安定神經系統,讓你一夜好眠。 根據臺灣睡眠醫學學會最新的調查,臺灣人失眠的盛行率高達20.2%,表示全臺失眠人口超過400萬人。睡眠品質不佳,不只會令人精神不濟,近年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睡眠障礙可能是導致失智症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