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多吃「這些食物」可以讓胎兒長胖?認識胎兒偏小的6大因素~多胞胎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怡伶 妝髮.攝影/賓果邦尼攝影BingoBunny 演出/漂亮媽咪徐珮娸

「胎兒太小囉!」當這句話從婦產科醫師口中說出時,孕媽咪心中難免會浮現「正常吃怎麼都沒胖到寶寶?體重增加難道只胖到自己」等疑問。專業醫師表示,通常孕媽咪只要把握均衡飲食原則,胎兒多能攝取足夠的成長養分,除非經過評估發現其生長狀況異常可能為其他疾病所致,才須密切追蹤並進一步檢查。

 

影響胎兒體重的常見因素

多吃「這些食物」可以讓胎兒長胖?認識胎兒偏小的6大因素~多胞胎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除了胎兒體重量測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誤差值之外,還有許多內在因素的影響,例如:多胞胎、遺傳、胎盤功能不佳、母體血壓高、血液回流受阻,甚至是營養攝取不夠充足,都可能導致胎兒體重偏輕,陳怡伶醫師指出,如何改善胎兒體重偏輕,最重要的是確認原因為何,才能根本解決。

 

以下為影響胎兒體重增加不理想的6大因素:

 

  1. 孕婦身形嬌小

孕媽咪的體型天生較矮小,胎兒也可能因為基因遺傳而長得較小,因此,評估胎兒體重是否落於正常區間,除了參考量測表之外,也需考慮個別差異。

 

  1. 多胞胎

當母體需要同時供應營養給1個以上的胎兒時,多胞胎所能分到的養分相對會比單胞胎還要少,加上子宮空間的限制,胎兒的體型和體重會相對較小。

 

  1. 母體營養不良

在台灣,營養不良的狀況已相當少見,但是,懷孕中後期,胎兒成長速度會逐漸變快,因此婦產科醫師會叮囑孕媽咪,除了均衡飲食之外,應增加熱量與蛋白質的攝取,才能讓胎兒獲得足夠的成長養分。

 

多吃「這些食物」可以讓胎兒長胖?認識胎兒偏小的6大因素~多胞胎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1. 胎盤與臍帶功能

胎盤與臍帶是母體運送營養和氧氣給胎兒的重要器官,因此,若胎盤功能不佳,或臍帶打結、受壓迫等因素,甚至是血液灌流不足,就會影響胎兒吸收養分,進一步使體重增加不理想。

 

  1. 母體血壓高

一般而言,孕期受荷爾蒙的影響作用,媽咪多會有血壓偏低的狀況,但若孕媽咪本身有高血壓或家族遺傳,更要小心妊娠高血壓與併發症。因為,血壓高代表血管阻力大、血液循環差,會進一步影響胎盤功能,阻撓養分的輸送。

 

  1. 先天染色體異常與疾病

造成胎兒發育異常的可能因素多為先天染色體異常與特殊疾病所致,例如:與神經管發育異常相關的小頭症,或其他基因染色體異常造成的四肢短小、骨骼變形等,使得胎兒體重增加較不理想。

 

改善方式

多吃「這些食物」可以讓胎兒長胖?認識胎兒偏小的6大因素~多胞胎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陳怡伶醫師表示,若胎兒超音波預估太小、體重偏輕,但其差異未超過2周大小且隨周數增加成長,不屬於病態性狀況,其實孕婦藉由調整飲食,再搭配適當的運動、充足的睡眠與休息,多能讓胎兒順利成長並增加體重。必要時,也可請專業營養師針對個別狀況調整。

如果,胎兒體重差異大於2周,且未隨周數增加而成長,則會先以高層次超音波評估胎兒構造是否異常,以及臍帶、子宮血流灌流阻力是否增加,若懷疑為基因染色體異常便須進一步檢查。她指出,目前子宮胎盤灌流問題,部分可以藥物治療。至於基因染色體異常,及早發現也有助擬定胎兒出生後的治療計畫。

 

多吃牛肉、榴槤、雞精,喝甘蔗汁能讓胎兒長胖?

從坊間這些幫助胎兒增加體重的食物可以發現,其營養素不外乎就是高蛋白、高糖分與高熱量。陳怡伶醫師表示,熱量與蛋白質是胎兒成長必需的營養素,這也是為什麼懷孕進入中期,婦產科醫師會建議孕媽咪要多攝取300大卡的熱量與10公克的蛋白質。不過,多300大卡熱量的食物分量並不如想像的多,孕媽咪還是要有所節制。

而高糖分雖能使胎兒體重增加,但會增加胎兒代謝負擔、體型虛胖、過大,進而增加自然產風險。她提醒,每個人體質不同,同一種食物作用於不同孕媽咪及胎兒身上,不一定會有相同的結果,請把握淺嘗原則,勿過量食用。

 

相關文章連結

多吃「這些食物」可以讓胎兒長胖?認識胎兒偏小的6大因素~多胞胎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原文刊載於2017年06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4期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最佳飲食:不是營養均衡,而是「分子食物平衡」 在細胞分子矯正的觀念中,若要把身體的自癒力發揮至最大,同時改善癌症等疾病或症狀,「最佳飲食」是絕對且必須的方法。 所謂的「最佳飲食」不是指對身體有益的飲食,也不是均衡的飲食。 甚至,在細胞分子矯正的觀念裡,某人的「最佳飲食」,對另一個人來說,未必是「最...

閱讀詳情 »

[記者高金次新北報導] 寒流來襲時,窩在暖暖的被窩好舒服,但一翻身變換姿勢,「哎呀!」不對勁,頓時刺痛襲來,腳抽筋了!為什麼會抽筋?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營養科李佩霓主任表示,造成抽筋的原因很多,常見原因與潛在疾病或生活飲食習慣有關,例如脊椎神經壓迫、睡姿不佳造成血液循環不良、運動後脫水或電解質不平衡...

閱讀詳情 »

食慾會影響健康,別忌口過頭了 低營養的原因,不只是伴隨年齡增長的身體變化,生活環境和心理因素也會引發。 1. 身體因素──因視覺、味覺、嗅覺退化,食慾不振 一旦牙齒減少、假牙不合口,吃東西就很辛苦,於是漸漸減少攝取肉類和高纖維的蔬菜。而外觀和氣味,也是決定食物美味與否的重要因素,可是高齡者常患有白...

閱讀詳情 »

這樣運動,比每天走8,000步還有效 「一分鐘降血壓操」是藉由肌肉的收縮,有效刺激一氧化氮分泌量的伸展操。肌肉一收縮,血管就會受到擠壓(阻力)。當血流量不足時,該組織的內皮細胞(按:指襯於心、血管和淋巴管內表面的單層扁平上皮)就會向肌肉下達讓血液流通的指令。因此,當血管一擴張,原本受阻塞的血液就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