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多囊性卵巢是糖尿病高危險群?中醫教你吃對助改善

別輕忽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中醫師提醒,多囊性卵巢除了因卵巢無法正常排卵易有不孕問題外;同時也會造成胰島素濃度的大量上升,如果沒有適當治療,長期下來恐造成胰島素產生阻抗性,使身體組織對胰島素反應不靈敏,形成「糖尿病體質」,未來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將大幅增加!

多囊性卵巢是糖尿病高危險群?中醫教你吃對助改善

多囊性卵巢患者罹患糖尿病風險高?脂肪細胞作祟是關鍵

究竟什麼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為什麼有這類問題的患者,是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呢?周宗翰中醫師表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一種女性常見的內分泌系統疾病,主要成因是卵巢中的濾泡數量異常增生,使婦女雄性荷爾蒙分泌過多導致,臨床主要症狀為無法正常排卵,月經每半年,或一年才來一次等經期不規則現象。

除了典型的不排卵、月經不規則問題外,部分患者還可能會有多毛、長青春痘、血脂異常、肥胖等症狀。其中「肥胖」不僅是多囊性卵巢可能引起的症狀,同時也是導致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發生的凶手之一。

當民眾體內脂肪細胞過多,也會導致身體製造、分泌更多荷爾蒙,干擾原本卵巢中正常荷爾蒙的運作;甚至對胰島素作用引起抗阻,造成胰島素β細胞分泌大量胰島素。而這樣的變化更會加劇男性荷爾蒙分泌及慢性不排卵發生。一旦上述一連串反應未妥善處理、改善,形成惡性循環,恐使民眾的多囊性卵巢症狀更加趨嚴重,並增加糖尿病的罹患風險,值得注意。

多囊性卵巢是糖尿病高危險群?中醫教你吃對助改善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一種女性常見的內分泌系統疾病,臨床主要症狀為無法正常排卵,月經每半年,或一年才來一次等經期不規則現象。

中醫談多囊性卵巢 先調理肝、脾胃、腎等臟腑

想要改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到底該怎麼做才對呢?周宗翰中醫師指出,中醫認為這類除了患者在體質上,多有痰濕瘀阻的病理表現外。導致多囊性卵巢發生的本質原因,仍在於肝、脾胃、腎等臟腑的氣血陰陽失調有關。肝負責人體內荷爾蒙與內分泌是否正常運作,而腎代表是人體身體的機能,脾胃的運化則跟胰島素與新陳代謝有關係。

因此,中醫在治療上會從調理肝、脾胃、腎等臟腑著手,而主要方式就是調整脾胃運化,使消化系統機能恢復正常;讓存在於血液裡過多的葡萄糖,得以被人體再吸收及利用,以改善胰島素抗性的問題。常用的中藥包括:陳皮、薑半夏、鬼箭羽、黃精、玉竹、淡竹葉等以益氣、補腎、袪痰濕的藥材,並配合生活上的飲食控制輔助調理。

多囊性卵巢患者飲食要忌口 減少精緻醣類攝取

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藥對症調理外,多囊性卵巢之所以難治療的原因,多與患者本身無法忌口有關。因此,想要避免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惡化,導致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提升,日常飲食適度忌口、改善胰島素抗性相當重要!

周宗翰中醫師建議,有多囊性卵巢問題的朋友,日常生活應適度減少精緻醣類,以及辛辣食物的攝取;避免辛溫、助熱傷陰之品,少碰紅肉,剔除飲食中含糖及含奶的食品,例如,鮮奶、乳酪、蛋糕、麵包、甜點、餅乾等食物,都是有助平穩血糖、降低體重,幫助荷爾蒙恢復穩定分泌和正常排卵的好方法。

多囊性卵巢是糖尿病高危險群?中醫教你吃對助改善

想要維持血糖、胰島素分泌穩定,建議民眾日常飲食養成先喝湯,再吃青菜、吃肉、吃飯,最後食用水果的進食順序來用餐較有保障!

改善胰島素抗性:低醣、高纖飲食+養成正確用餐順序

除了少碰以上食物外,民眾想要改善胰島素抗性問題,日常飲食更應謹記低醣、高纖2大原則。在主食的挑選上,多選擇地瓜、薏仁、麥片、糙米等全榖雜糧類取代,並增加多高纖蔬菜的攝取為佳。

此外,想要預防血糖飆升,吃飯順序也是重點,如果於飯前吃水果,恐使果糖很快被吸收,造成血糖快速增加、立即分泌大量的胰島素,對胰島性抗阻相當不利。雖然胰島素急速上升確實能讓血糖快速下降,可保護生理機能正常運作,人體同時也會在血糖下降的同時,再度產生飢餓感。

如此一來,反而可能導致民眾於用餐期間吃的更多、血糖更不穩定。所以,想要維持血糖、胰島素分泌穩定,建議民眾日常飲食養成先喝湯,再吃青菜、吃肉、吃飯,最後食用水果的進食順序來用餐較有保障!

運動是解套關鍵!每日1萬步,減輕體重、增加肌肉張力好處多

不只日常飲食內容要忌口、慎選,周宗翰中醫師提到,養成適度、恆定的運動習慣,對於多囊性卵巢體質改善也同樣重要!運動不僅可以促進能量的消耗、減輕體重;同時也有幫助降低中性脂肪、低密度膽固醇(壞膽固醇),以及提升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張力、改善體力的好處。

且臨床上也發現,民眾只要每天走1萬步就能看到成效。因此建議,多囊性卵巢患者不妨養成適度步行、健走的習慣,就是很好的自我保養、鍛鍊方式。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59/666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又到媽祖出巡的宗教界盛事,屆時將有上萬名信眾,以徒步方式跟隨媽祖遶境;醫師指出,長時間步行可能出現腳底起水泡、腳部紅腫熱痛,甚至抽筋等症狀,建議穿著棉質吸汗且透氣的襪子,以及底部柔軟並常穿的鞋子,可減少腳部發生的不適感。(圖片來源:取自網路)今年媽祖遶境即將於明日登場,...

閱讀詳情 »

健康達人網/連以婷 過去瑞典學者發現,整晚不睡覺對大腦造成的傷害有如被鈍器重擊,因腦部有毒物質 NSE 及 S-100B 濃度會增加;如今美國研究學者以實驗再次證實「熬夜傷腦」這項說法,這次他們發現──睡眠不足將永久損壞腦細胞。 來自賓州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以小鼠進行實驗,發現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 25...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家大小到國家公園踏青,卻吸到二手菸,使原本增進健康的活動變得不健康,引起不少民怨;國民健康署宣布,4月1日開始,國家公園的指定範圍內,除吸菸區外,不得吸菸,違者可處2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鍰。國健署健康教育及菸害防制組長馮宗蟻表示,由於常接獲民眾抱怨,扶老攜幼至公園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有鑑於國際結核病疫情日趨嚴重,世界衛生組織(WHO)自1996年起,便訂定每年的3月24日為「世界結核病日」。而在2006-2015年結核病10年減半目標下,台北市結核病管理中的個案數截至2014年3月1日,也已由原本的2000多人陸續降至750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