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治療 首重積極用藥以降低復發風險|認識疾病 多發性硬化症篇5

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治療 首重積極用藥以降低復發風險|認識疾病 多發性硬化症篇5

根據國外一份針對多發性硬化症病患用藥調查結果發現,超過三成的病患,曾因施打過程不舒適、疼痛而自行中斷治療,另外則有超過五成的病患曾忘記投藥;長期研究多發性硬化症疾病治療的台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蔡宗璋醫師認為,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漸進式造成神經受損的疾病,倘若病人未能長期遵循醫師治療方式擅自停藥,反而容易增加病症復發次數進而造成更嚴重的後遺症。


多發性硬化症起因於中樞神經系統發炎及髓鞘受傷,髓鞘是包在神經周圍的一種絕緣物質,若髓鞘受傷,就會導致神經脈衝便無法迅速有效地傳送下去;此外由於神經系統受損後無法修復,因此對多發性硬化症病人來說,如何能有效控制病程進展與降低復發是首要的治療重點。

 

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治療 首重積極用藥以降低復發風險|認識疾病 多發性硬化症篇5

 

蔡宗璋醫師表示:多發性硬化症屬於神經的慢性發炎疾病,若無法有效降低發炎反應與減少復發,疾病就可能在復發後侵犯不同位置的中樞神經,引發其他病症;目前醫師在病人確診後,主要會協助病人透過藥物方式延緩症狀惡化,及針對患者不舒適症狀給予緩解治療;目前在藥物的使用上主要為免疫調節劑與免疫抑制劑,就免疫調節劑來說,主要以干擾素為主,因為臨床上的使用結果發現,干擾素能發揮影響與調節免疫系統作用,其中又以Beta型干擾素為目前主要用藥,因為Beta型干擾素傾向於使免疫系統平靜下來,對多發性硬化症治療有好處。

 

雖然多發性硬化症目前仍是無法根治的疾病,不過如果能夠早期確診與治療,就可以減少神經細胞的損傷,也能相對減緩疾病對於身體造成的傷害。此外蔡宗璋醫師觀察這幾年的醫病關係表示,許多病人在用藥後因為沒有復發狀況發生,就以為病症好了而自行停藥,另外也常有尋求另類療法而不再回診..等情形發生,然而多發性硬化症的病症潛伏發展目前仍是未知,最怕下一次的侵襲對病人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所以都會建議病患最好能夠持續追蹤到完全有根治藥物研發成功時,才是控管病程最佳的方式,最後蔡醫師也提出三大治療觀念,協助帶給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上更好的生活質量:
1. 保持開放心態與醫師溝通病症,協助醫師掌握治療狀況。
2. 正確回應對藥物治療的反應,協助醫師掌握投藥有效度。
3. 主動告知醫師相關病症狀況,協助醫師判別是否有併發情形。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台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蔡宗璋醫師

 

延伸閱讀:

【視力模糊、疲累無力非過勞‭ ‬恐是多發性硬化症侵襲】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971

【干擾素降低復發率 有助多發性硬化症病情控制】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000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治療 首重積極用藥以降低復發風險|認識疾病 多發性硬化症篇5

相關推薦

▲預防大腸癌上身,醫師建議運動、飲食、睡眠缺一不可。(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陳鈞凱、張華安、吳亞樺/專訪報導 在台灣,平均每一年新發現的大腸直腸癌個案人數多達1萬5千人,值得注意的是,腸癌專家、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柯道維臨床觀察,有越來越多「不菸、不酒、沒壞習慣」...

閱讀詳情 »

▲各族群都應酌量食用粽子,以免造成不適。(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端午節吃粽子本是樂事,但對身有慢性疾病的民眾而言,吃錯粽卻可能引來健康隱憂!營養師就一一點名,像是慢性腎臟病患者,要避免食用高磷的雜糧養生粽;至於高血壓、高血脂等心血管族群,則要注意油脂和鈉含量的攝取,...

閱讀詳情 »

▲年逾50歲,定期糞便潛血檢查絕對不能少。(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陳鈞凱、吳亞樺、張華安/專訪報導 台灣每年約有1萬5千人確診為大腸直腸癌,其中約有5%的個案全是透過糞便潛血檢查被進一步篩檢出來的,且6成都屬於早期,篩檢無疑是保命的最大幫手,腸癌專家、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

閱讀詳情 »

▲資深演員馬如龍驚傳病危消息。(照/翻攝自臉書馬如龍專屬粉絲網頁)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80歲的資深演員馬如龍爆出病危消息,儘管新光醫院以病人隱私為由不對外公開說明病情,但據院內人士透露,馬如龍是在數日前便住進新光醫院,因為腸穿孔、引發嚴重感染,目前確實裝上葉克膜在加護病房搶救中。 馬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