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粽子非人人能吃! 腎臟病怕雜糧養生粽、心血管族群得避沾醬

▲各族群都應酌量食用粽子,以免造成不適。(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端午節吃粽子本是樂事,但對身有慢性疾病的民眾而言,吃錯粽卻可能引來健康隱憂!營養師就一一點名,像是慢性腎臟病患者,要避免食用高磷的雜糧養生粽;至於高血壓、高血脂等心血管族群,則要注意油脂和鈉含量的攝取,避免沾醬。

粽子好吃,但吃多了後遺症也不少,一般人熟知,大部分的粽子都是以糯米為主料,較不容易消化,食用過量可能引起腹痛、脹氣,而慢性疾病患者更是得注意。

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張郢芳表示,香Q軟黏的粽子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大快朵頤享用的美食,尤其是糖尿病患更應謹慎,如果攝取過量,會讓血糖及糖化血紅素升高。而血糖若長期居高不下,就像讓身體一直泡在糖水裡,恐怕會引起眼睛、心臟、腎臟等器官病變。

門診就有一名70歲的糖尿病爺爺,一直遵守用餐步驟、確實控制飲食,血糖一直控制得不錯,沒想到,回診追蹤時卻發現某幾餐的飯後血糖高達230mg/dl、糖化血色素(HbA1c)更超過7.5%,營養師一問才知道,原來爺爺在那幾餐吃了完整的一顆粽子,引起血糖指數飆升。

張郢芳說,糖尿病患的正常血糖標準應為80到160mg/dl,而一般人糖化血色素約5.7%左右,糖尿病患最好能控制在7%以下,而糖尿病患應有「粽子分享餐」的概念,一次最多吃半顆,另半顆與家人分享,並先吃蔬菜再吃粽子,血糖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張郢芳提醒,民眾應酌量食用粽子,避免造成腸胃不適;小孩和老人在食用粽子時,一定要細嚼慢嚥,最好採用「分享餐」的概念與家人分享食用,酌量淺嚐就好。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迎接牛年,許多民眾選擇善用年假來進行植髮手術,以期在新的一年,改變自己的髮量與形象。MyHair生髮植鬍診所表示,每到年節期間就有不少雄性禿患者帶著年終獎金來尋求植髮治療,尤其2021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不能出國,詢問度甚至比平常多出五成。   髮量蛻變自信增加 運勢跟著來 MyHair生髮植...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醫師,快過年了,但我媽失智嚴重,我不知道怎麼讓她感受團圓的氣氛?」「醫師,我爸失智多年,一直很重視過年,但近來記憶力愈來愈差,過年對他還有意義嗎?」每逢年節前夕,總有不少孝順兒女提出這樣的疑問。  在一些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身上有早期嗅覺喪失的症狀,如阿...

閱讀詳情 »

世界衛生組織(WHO)去年成立的「大流行防範和應對獨立小組」,針對全球防疫行動做出的調查報告論定,中國和世衛在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初期,原本可以採取更迅速的行動避免災難發生,但顯然兩者都錯過應對疫情的時機,報告中也批評世衛在危機發生當時不斷拖延,直到2020年元月22日才召開緊急委員...

閱讀詳情 »

台北市何姓女子確診武漢肺炎,經治療、隔離期滿30日後,醫師重新鑑定認為「仍陽性」必須繼續隔離檢疫。為此,她不滿向法院聲請提審,並搬出科學證據,指控北市衛生局不應繼續限制人身自由。法院審理認為,衛生局於法無誤,駁回何女聲請。指揮中心則表示,何女已於上週新制實行後符合一陰一Ct值高於34規定解除隔離出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