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粽子非人人能吃! 腎臟病怕雜糧養生粽、心血管族群得避沾醬

▲各族群都應酌量食用粽子,以免造成不適。(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端午節吃粽子本是樂事,但對身有慢性疾病的民眾而言,吃錯粽卻可能引來健康隱憂!營養師就一一點名,像是慢性腎臟病患者,要避免食用高磷的雜糧養生粽;至於高血壓、高血脂等心血管族群,則要注意油脂和鈉含量的攝取,避免沾醬。

粽子好吃,但吃多了後遺症也不少,一般人熟知,大部分的粽子都是以糯米為主料,較不容易消化,食用過量可能引起腹痛、脹氣,而慢性疾病患者更是得注意。

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張郢芳表示,香Q軟黏的粽子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大快朵頤享用的美食,尤其是糖尿病患更應謹慎,如果攝取過量,會讓血糖及糖化血紅素升高。而血糖若長期居高不下,就像讓身體一直泡在糖水裡,恐怕會引起眼睛、心臟、腎臟等器官病變。

門診就有一名70歲的糖尿病爺爺,一直遵守用餐步驟、確實控制飲食,血糖一直控制得不錯,沒想到,回診追蹤時卻發現某幾餐的飯後血糖高達230mg/dl、糖化血色素(HbA1c)更超過7.5%,營養師一問才知道,原來爺爺在那幾餐吃了完整的一顆粽子,引起血糖指數飆升。

張郢芳說,糖尿病患的正常血糖標準應為80到160mg/dl,而一般人糖化血色素約5.7%左右,糖尿病患最好能控制在7%以下,而糖尿病患應有「粽子分享餐」的概念,一次最多吃半顆,另半顆與家人分享,並先吃蔬菜再吃粽子,血糖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張郢芳提醒,民眾應酌量食用粽子,避免造成腸胃不適;小孩和老人在食用粽子時,一定要細嚼慢嚥,最好採用「分享餐」的概念與家人分享食用,酌量淺嚐就好。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照/林口長庚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叫人害怕,家中小寶貝若有任何呼吸道狀況,更是令家長心慌,從今年1月底以來,林口長庚醫院兒科就已通報約180名個案,所幸全部檢測結果都是陰性,沒有任何新冠病毒感染。醫師也發現,其實這段時間,造成這波兒童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最常見的是鼻病毒、...

閱讀詳情 »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根據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罹患新冠肺炎的死亡率比一般患者高出8倍,因此糖友謹慎抗疫更顯重要!國民健康署叮嚀,糖尿病友應遵照自主健康管理清單的6點叮嚀,隨時留心病友的個人照護狀況,以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糖尿病友自主健康管理6要點: 1. 做好自我防護:包括勤用肥皂洗手至少20秒以...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磐石艦又爆1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下午公布等待解除隔離的磐石艦最後345人最新檢驗結果,其中1人昨日採檢結果呈現弱陽性,而無法研判,今日再次採檢後確診,目前人無症狀,將由救護車後送住院隔離;其餘檢驗陰性者,晚間7時可以...

閱讀詳情 »

▲(照/衛福部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行政院院長蘇貞昌今(4)日親自宣布紓困加碼,包括「有工作無加保」者及「實際從事農漁生產工作者」,排富發放1萬元。消息一出,詢問電話就打爆各基層公所,衛福部表示,由於公所仍需有準備及作業的時間,本項方案將自5月6日開始受理,政府會儘快處理。 衛福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