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陪失智長輩做年菜 喚回失落的記憶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陪失智長輩做年菜 喚回失落的記憶

「醫師,快過年了,但我媽失智嚴重,我不知道怎麼讓她感受團圓的氣氛?」「醫師,我爸失智多年,一直很重視過年,但近來記憶力愈來愈差,過年對他還有意義嗎?」每逢年節前夕,總有不少孝順兒女提出這樣的疑問。 

在一些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身上有早期嗅覺喪失的症狀,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甚至不少在認知功能還未被注意到改變時,嗅覺功能已經變差,嗅覺變差也會影響味覺。研究發現,輕度認知障礙和失智症患者的味覺也會比較差。

療癒性的烹調活動 可刺激認知延緩退化
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銀光學苑主任袁瑋表示,許多人都經歷過類似情境,被氣味喚起過去的一些回憶,而且往往是有情感的回憶。氣味與記憶/情緒有許多有趣的關聯,嗅覺是感官刺激中唯一可以直接進入大腦管理情感與記憶的中樞(杏仁核與海馬迴)。 

辨認氣味本身也是一種運用大腦認知的過程,除了嗅聞外,還要與記憶連結才能辨識出味道,有實驗以嗅覺訓練做為認知刺激,經過12周,患者語言流暢度與執行功能都改善了。常聽失智患者家屬說,長輩過去很擅長料理,現在味道差很多了,大家變得不愛吃、長輩也很挫折,或擔心失智長輩忘記關火,禁止長輩踏進廚房。 

袁瑋主任說,其實透過設計的烹調食物等活動,可以幫助輕度認知障礙或失智症患者預防認知功能退化。近年國際上對預防失智、延緩退化,強調多元生活介入,其四大要素:認知訓練、控制心血管疾病、營養、有氧運動,都能整合在療癒性的烹調活動設計中。

療癒性的烹調活動設計在失智長者的情緒、動力、認知刺激都有幫助,不強調病症或功能的缺失,更著重最大化的運用長者仍保有的功能、提升動機、發揮大腦網絡的代償功能及避免進一步腦功能的退化,維持自尊與自主的能力,減少失智症的精神行為症狀,改善執行功能。

設計烹飪活動5個小技巧
認知功能障礙不同程度的失智者,因為能力不同,活動內容設計要兼顧安全、樂趣、提升自信等目的,袁瑋主任提供五個小技巧供參考:

安全性:環境簡單,移除尖刀、熱爐等,並注意長輩位置與動線安全。

參與感:有些長輩雖無法完成煮餐,許多活動仍能使他們有參與感,包括挑洗菜、擺餐具、簡單備餐等。

有彈性:複雜食譜可能很挫折,簡化食譜及有備案,當長輩感到挫折時可更換或挑其中單項完成(如削皮、攪拌、撿菜、測重量、添加材料等),這些重複性動作常讓失智長輩覺得有趣甚至療癒。

多鼓勵:讓每個人都參與到,避免批評,多給予鼓勵,不要擔心長輩動作慢或怕他做錯而把事情都做完了,邀請他們參與,分配適當的項目會使他們很有參與感與成就感。

勤互動:對於過去擅長煮菜的長輩,可以請教他做法,或許他做不出來,但可能久遠記憶還存在。也可以邀請長輩間互動與對話(拿東西給對方、合作擺餐具、輪流攪拌等)。

法國有間失智長者的日間照護中心,整日活動就是以烹調料理為重心,烹調後大家要著正式服裝,好好享用一頓正式的法式料理,有創意又保有法國文化,活動設計相當吸引人。

失智爺爺寶刀未老 端出孫女記憶中美味牛肉麵
銀光學苑環境設計就以開放性大廚房為中心,一方面塑造家的感覺,賦能的活動設計也讓長輩透過分享自己的拿手菜、回味的節慶或家鄉料理彼此交流,也學習實用簡單的營養概念落實在平日備餐中,烹調過程中,香噴噴的料理交織著長輩們笑聲不斷, 溫馨的畫面是一幅美好的記憶。

袁瑋主任提到,一名學員的孫女興奮地與她分享,某次她陪失智爺爺來參加活動,銀光學苑請長輩煮道拿手菜,他們平時怕爺爺進廚房不安全,沒想到多年沒煮麵的他竟寶刀未老,雖然動作緩慢,但在廚房忙碌的身影、切蔥時的手法和當年一模一樣,川味牛肉麵湯頭的甘甜與椒麻味也和記憶中味道相同,她頓時熱淚盈眶。

回家後,爺爺甚至記起年輕時住在南部,陽光透過紗窗照進住家院子時,他抱著她剝橘子給她吃的溫暖及爺孫間許多互動,祖孫的情感又透過那碗普通的牛肉麵重新連結起來,爺爺對她漾起微笑說了聲「謝謝妳!」孫女抱住爺爺,原來爺爺還可以記起以前的事,她的淚水止不住地泛流。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124萬劑AZ疫苗近日開打,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明疫苗分配原則,他表示,本週起高風險和中高風險熱區,將加配疫苗5%至10%。部分縣市昨天已開放一至六類民眾接種疫苗,陳時中表示,本週二、三將會針對高風險和中高風險熱區,加配疫苗數量,高風險包括台北、新北,加發10%疫苗,中高風險則包括基隆、桃...

閱讀詳情 »

台中市今(13)日新增1名本土確診個案,為東區52歲女性(案12899),即為日前「彰化麻將團群聚感染鏈」中的案12476之友人。市府下午召開防疫記者會,衛生局長曾梓展說明,案12899出現症狀當日,曾前往潭子圓夢亭卡啦OK,後續被匡列的卡啦OK老闆娘採檢結果呈陽性反應(尚未領號)。日前台中的新增病...

閱讀詳情 »

總統蔡英文日前表示國產疫苗預計7月開打,高端疫苗也宣布解盲成功,不過外界仍對國產疫苗效力抱持許多疑慮。對此,今(1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COVID-19疫苗5大Q&A」,解釋國產疫苗價格高於四大疫苗原因。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每支疫苗開發技術基礎不同,因此成本計價也會不一樣。另外,因有簽訂保...

閱讀詳情 »

近期疫情嚴峻,疫苗施打的相關事宜也成為民眾關心的議題。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近期即將開放長者接種疫苗,但很多民眾都在問「這麼老了還要打疫苗嗎」?對此,他指出,「打疫苗好處大於壞處」且COVID-19病毒在長者方面死亡率特別高,因此還是建議「能打就打」。柯文哲今(13)日表示,COVID-19病毒在長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