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嚴重心律不整常害「猝死」 台大醫院開發治療新方法直達深處病灶

▲台大醫院開發出治療嚴重心室心律不整的新方法,已成功治療5例。(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嚴重心室性心律不整病患,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是產生副作用,往往須仰賴心導管電燒方式去除心室病灶,但成功率及併發症都需要格外考量,台大醫院今(15)日發表最新成果,該院跨團隊開發出治療嚴重心室心律不整的新方法,能精準達到殲滅病灶並減少周邊正常組織損傷。目前已成功完成5例。

心因性猝死是心臟血管疾病患者常見的死因,人會在數秒鐘內倒地喪失意識,若不立即施予心肺復甦術並視狀況給予電擊,往往無法挽回生命,而嚴重的心室心律不整正是心因性猝死的主因。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陳文鍾表示,在藥物效果不佳或有副作用的情況之下,過去須以3D立體定位系統找到心室病灶並以心導管電燒方式去除,但這種侵入式的微創手術成功率僅約5到8成,且有約5%到10%的機會發生併發症,台大醫院由心臟內科、影像醫學部與放射腫瘤科3科合作開發的立體定位放射線治療術則是治療嚴重心室心律不整的新方法。

這項又稱為「光子刀」的新方法,能夠精準計算投放的劑量與照射範圍,達到順形度絕佳的劑量分布,搭配影像導航系統,可以在治療前精準對位、治療中修正誤差,放射治療過程僅需一次約15分鐘,無任何不適,且術後病人追蹤數月均無副作用。

陳文鍾說,傳統心導管電燒失敗的主因,在於心室肌肉有一定厚度,如果心室病灶位於心肌深處的話,電燒熱能無法穿透,但是,腫瘤治療使用的高能量放射線則不受此限制,能輕易穿透組織破壞深處的病灶。

台大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陳苓諭表示,藉由目前最先進的光子刀立體定位放射治療術,搭配精準定位、呼吸調控及影像導航,可以最大化光子刀放射治療的效果,最小化放射治療的副作用,預期發生輻射晚期傷害的機率也不高。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總算盼到了!公費流感疫苗史上最晚開打 今起第一階段接種對象是他們

【有影】秋冬空汙「紅眼」危機又來了! 5歲童一夜腫到變形親友都認不出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劉宇軒/台北報導 基隆市傳出有婦人發燒超過12小時,二度搭救護車送醫,但領藥後被醫師請回家休養,最後被家屬發現在家死亡,引發家屬不滿,甚至前國健署署長邱淑媞也在臉書痛批「不給住院,然後人死在家裡,還樂得說你不是死於新冠。這,根本就是活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正進行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3+4」的人注意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8)日公布最新快篩原則,強調「3+4」居家隔離者有需要再快篩,且中央發給的公費快篩試劑也有數量限制,大學以上學生及一般成人提供3劑公費快篩試劑,國小至高中學生只提供2劑公費快篩試劑。 ...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基隆市傳出有婦人發燒超過12小時,二度搭救護車送醫,但領藥後被醫師請回家休養,最後被家屬發現在家死亡,引發家屬不滿,甚至前國健署署長邱淑媞也在臉書痛批「不給住院,然後人死在家裡,還樂得說你不是死於新冠。這,根本就是活埋!」。指揮官陳時中今(28)日僅淡淡回應「就讓她講...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劉宇軒/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萬例」時代來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公布國內新增1萬151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萬1353例本土個案及164例境外移入(11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新增2例死亡。死亡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