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嚴重心律不整常害「猝死」 台大醫院開發治療新方法直達深處病灶

▲台大醫院開發出治療嚴重心室心律不整的新方法,已成功治療5例。(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嚴重心室性心律不整病患,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是產生副作用,往往須仰賴心導管電燒方式去除心室病灶,但成功率及併發症都需要格外考量,台大醫院今(15)日發表最新成果,該院跨團隊開發出治療嚴重心室心律不整的新方法,能精準達到殲滅病灶並減少周邊正常組織損傷。目前已成功完成5例。

心因性猝死是心臟血管疾病患者常見的死因,人會在數秒鐘內倒地喪失意識,若不立即施予心肺復甦術並視狀況給予電擊,往往無法挽回生命,而嚴重的心室心律不整正是心因性猝死的主因。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陳文鍾表示,在藥物效果不佳或有副作用的情況之下,過去須以3D立體定位系統找到心室病灶並以心導管電燒方式去除,但這種侵入式的微創手術成功率僅約5到8成,且有約5%到10%的機會發生併發症,台大醫院由心臟內科、影像醫學部與放射腫瘤科3科合作開發的立體定位放射線治療術則是治療嚴重心室心律不整的新方法。

這項又稱為「光子刀」的新方法,能夠精準計算投放的劑量與照射範圍,達到順形度絕佳的劑量分布,搭配影像導航系統,可以在治療前精準對位、治療中修正誤差,放射治療過程僅需一次約15分鐘,無任何不適,且術後病人追蹤數月均無副作用。

陳文鍾說,傳統心導管電燒失敗的主因,在於心室肌肉有一定厚度,如果心室病灶位於心肌深處的話,電燒熱能無法穿透,但是,腫瘤治療使用的高能量放射線則不受此限制,能輕易穿透組織破壞深處的病灶。

台大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陳苓諭表示,藉由目前最先進的光子刀立體定位放射治療術,搭配精準定位、呼吸調控及影像導航,可以最大化光子刀放射治療的效果,最小化放射治療的副作用,預期發生輻射晚期傷害的機率也不高。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總算盼到了!公費流感疫苗史上最晚開打 今起第一階段接種對象是他們

【有影】秋冬空汙「紅眼」危機又來了! 5歲童一夜腫到變形親友都認不出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聯亞疫苗的緊急授權EUA審查結果確定下午公布!衛福部長陳時中今(16)日中午接受廣播專訪時表示,聯亞疫苗的審查會已在昨召開,今下午2點會在疫情記者會上公布;至於面對追問結果是不是「通過」的好消息?陳時中只有搖了搖頭,堅持要到2點疫情記者會上才公布。 陳時中中午是接受《...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癌症有多可怕?在台灣,已經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長達39年,即使是最新的免疫療法,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對腫瘤的有效反應率實際上也僅有2到3成,原因就在於癌細胞有辦法逃避免疫細胞的監控,而國衛院今(16)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找到了癌細胞「逃脫機制」之一,並可以藉由修復被癌細胞...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宅」在家,小小孩的一舉一動大人可要盯緊點!大林慈濟醫院急診近來就收治最小的斷指病人,一名年僅2歲的幼童,在家玩起大人的剃眉刀,沒想到意外切斷手指,斷在食指最後一節,嚇壞家人,由於血管太細對醫師有如大挑戰,整整花了3小時的顯微手術才接回血管和神經,所幸細心照護2周...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今年元旦起正式放寬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引發民眾格外關注自己是不是吃到「萊豬」,台北市食材登錄平台「進口肉品專區」今(16)日上線,台北市衛生局公告台北市豬肉原料進口(輸入)業者即日起都納入台北市食材登錄平台,必須揭露進口肉品的品名、來源國和自主檢驗報告等資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