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吃大喝紓壓 小心病態情緒化飲食

大吃大喝紓壓 小心病態情緒化飲食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27歲女性,常常加班到深夜,回到家總喜歡吃洋芋片、蛋糕等高熱量食物,才覺得有放鬆感覺,但隔天起來卻又罪惡感,導致整天不吃,但晚上回到家又開始放縱吃垃圾食物,日復一日形成惡性循環,不但狂冒青春痘,且常常情緒不穩、經期不正常,也讓肥胖找上門,就醫檢查,醫師發現原來是情緒化飲食症候群。

情緒化飲食變成現代疾病 年增三成

情緒化飲食雖不是疾病,但臨床上病例每年增加三成,尤其又以科技業、需輪班行業或是記者等職業居多;松德精神科診所醫師林耿立指出,主要是因工作壓力大造成心理的不確定感,透過飲食舒緩情緒,加上作息長期不正常影響下,才會導致情緒化飲食症候群出現。

處於危險情境 易攝取高熱量食物

高熱量食物能讓血糖快速上升,帶給心理快樂感覺,也有助於睡眠,但當處於壓力大、經期前七天或過餐不吃等危險情境下,大量攝取垃圾食物,就可能會埋下危險因子;林耿立醫師說,嚴重時不但會造成失眠、體重起伏大,也很容易造成記憶力下降、血糖不穩等,甚至可能引發憂鬱、失智等疾病,影響健康。

改變飲食習慣 遠離情緒化飲食

治療上,通常會採以血清素藥劑,幫助患者穩定情緒,且提醒患者遇到危險情境時,應該如何事前預防;林耿立醫師呼籲,臨床上女性出現情緒化飲食的機率又高於男性,要避免陷入危險情境,最好的方式就是要養成正常的飲食習慣,可利用回家前先吃高蛋白、富含纖維等食物,穩定血糖,也可配合運動等其他紓壓管道,減少透過飲食來抒發情緒。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61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오마이비너스facebook) 韓國知名明星蘇志燮,日前被韓國節目《名單公開2016》票選為「迎新年! 刺激大家瘦身的人」冠軍! 能夠榮登冠軍全憑著一個月鏟肉7公斤的驚人本事! 據蘇志燮分享減肥的經驗,在一個月中不吃三樣東西,第一,不喝酒!第二,不吃澱粉!第三,不吃鹽!再搭配...

閱讀詳情 »

35歲的劉小姐躺在病床上,看著窗外的風景,苦澀地抿了抿嘴。 她拿起電話,給幾個小姐妹打去了電話:「我跟你說啊,碰到合適的人就早點結婚生娃,你看看我,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啊!」   最近一年,劉小姐碰到一件很囧的事,她的乳房居然開始分泌「乳汁」了,真是尷尬地不行,自己一沒男友,二更沒生過孩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灣健保制度完善,民眾若身體不適可自由地選擇就醫的醫療院所,不少人養成了「小病到大醫院就診」的習慣,讓醫療分級制度的落實層面上產生困難。對此,部立臺南醫院參與「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制度」,提供民眾周全性、協調性、與持續性的服務,建立家庭醫師制度,積極促進分級醫療及雙向轉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 1名30多歲媽媽,原本體重只有50多公斤,身材姣好,但生完兩胎後,體重暴重90幾公斤,不但過去衣服塞不下去,就連行動都變得緩慢,且還出現大量妊娠紋;開業婦產科診所院長何鐘德指出,原來這名媽媽為了補足寶寶營養,從懷孕期間就大吃大喝,連坐月子後也是一天5餐,才會使體重暴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