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小番茄有學問! 專家:大番茄是蔬菜、小番茄是水果

大小番茄有學問! 專家:大番茄是蔬菜 小番茄是水果

【NOW健康 王詩茜/整理報導】番茄是水果家族,還是蔬菜幫嗎?臺北農產臉書官方粉絲專頁公布答案,許多網友直呼「長知識了!」,原來依照大小來區分,大番茄(牛番茄)是蔬菜,而是聖女小番茄則算是水果,但不管水果或是蔬菜,都是營養健康的天然食材。


大小番茄有學問! 專家:大番茄是蔬菜 小番茄是水果

▲番茄是蔬菜還是水果?(圖/截取自臺北農產臉書官方粉絲專頁)


番茄是蔬菜還是水果? 種類不同、吃法不同


臺北農產臉書官方粉絲專頁提到,番茄是蔬菜還是水果,美國法院曾開庭認證,1893年,美國紐約港規定,進口水果可以免關稅,而蔬菜須收關稅,商人約翰‧尼克斯進口許多大番茄,當時海關稅收員徵收10%的蔬菜關稅,他不服氣,提出訴願。


法官最終判決番茄為蔬菜,理由為番茄為日常烹調的主要食材,許多人將番茄當作主菜食用,而非甜點,因此番茄認定為蔬菜。


如果從營養學觀點來看,確實有幾分道理,紅色大番茄適合作菜,在烹煮後產生「茄紅素」,加入油脂,茄紅素吸收會更佳。至於小番茄,含豐富維生素C,一旦加溫受熱,營養成分易被破壞,因此,建議當成水果,直接生吃。


大小番茄有學問! 專家:大番茄是蔬菜 小番茄是水果

▲關於番茄的5個小知識。(資料來源/臺北農產;圖/NOW健康製作)


牛番茄的5大知識 適當烹調可吸收更多茄紅素


牛番茄為紅色蔬菜代表,臺北農產為民眾補充番茄5大知識:


1.熱熱吃也健康:茄紅素經過烹調加熱後,更容易釋放,也更好吸收。


2.加點油好吸收:茄紅素屬於脂溶性,蕃茄與油脂肉類烹煮時,可以提高吸收率。


3.控制體重首選:每100公克大番茄熱量為15至20大卡,且含醣量低。


4.烹調時間越短越好:蕃茄含有豐富茄紅素、維生素C與膳食纖維,加熱時間越長,營養價值容易流失。


5.腸胃保健吃番茄:蕃茄內含有豐富的蘋果酸和檸檬酸等有機酸,可調整腸胃功能、增加胃液酸度,幫助消化。


營養師劉怡里在電視健康節目中表示,牛番茄含有GABA胺基酸成分,具有舒壓效果,提升睡眠品質,台北醫學大學1項研究發現,睡前2小時吃250克的牛番茄,可以改善睡眠品質。


劉怡里表示,番茄炒蛋,或與其他配料烹煮,可以獲取茄紅素。如果想幫助睡眠,就必須生吃,高溫油炒將破壞GABA。因為番茄熱量低,含有膳食纖維,相當適合想要減重的民眾。


更多NOW健康報導
▸C肝追蹤莫輕忽!八旬肝癌嬤難動刀 標靶藥物成契機
▸拔了牙還是痛? 三叉神經痛誤診率高中醫教你簡單判斷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有時會聽到「清除體內廢物,保持腸內細菌平衡、強化細胞等」神奇的廣告詞,吸引不少消費者好奇,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日前查獲新興社群網站媒體共107件食品、藥物、化妝品的違規廣告,其中Facebook就有83件,現已開罰14件,93件則移送至相關衛生局辦理。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技正黃敬堯指出,以前網...

閱讀詳情 »

星座專家薇薇安2016年底乳腺癌病逝,生前對於病情低調,鮮少人知道她的病況,突然離世消息令人震驚,據傳,當時她發現罹癌時已經是乳癌末期,完全沒有開刀機會治療。鐵娘子洪秀柱也曾於2011年檢查出乳癌第1期,顯示乳癌越來越多。 乳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一直高居台灣女性癌症首位,不少人聞之色變,隨著醫學進步,...

閱讀詳情 »

有些人雖四肢健全,卻因自發性顫抖症而不能獨立生活,日前1名42歲溫先生即是如此,對他的日常生活、工作與社交帶來極大困擾。經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神經學的評估與檢查,診斷為原發性顫抖症,建議採神波刀「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治療,無創的非侵入性治療精準,毋須麻醉或在病人腦中植入電極及電池,搭配MRI核磁共振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