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掃除小心接觸性皮膚炎! 醫師傳授2照防範:戴手套有學問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綜合報導】農曆新年即將來臨,送舊迎新大掃除是多數民眾每年的傳統之一。不過清潔過程中,皮膚接觸各種物質一久,有些人會開始發癢、起紅疹,甚至有灼熱感,這就是常見的接觸性皮膚炎。醫師傳授民眾小撇步,避免接觸性皮膚炎發作。


牛年旺旺靈籤:替你的2021年求支流年籤詩吧!

大掃除小心接觸性皮膚炎! 醫師傳授2照防範:戴手套有學問

年節大掃除 小心刺激性物質及過敏源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皮膚科主任蕭子臨指出,接觸性皮膚炎分為刺激性及過敏性兩大類。

蕭子臨醫師解釋,刺激性是因皮膚碰到金屬、木材、灰塵等粗糙物品,或是過量長時間接觸水、清潔劑、酸、鹼,或短暫接觸高濃度刺激物如未稀釋的漂白水等化學性物質,破壞了皮膚屏障保護功能而發炎。

蕭醫師進一步指出,特異體質者碰到過敏源,自體免疫系統將過敏源當作外來敵人而攻擊,使得皮膚出現發炎現象,就屬於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常見過敏物質像是鎳製手錶、飾品、鏡框等,甚至有人是因痠痛貼布所引發。

接觸性皮膚炎急性發作時,皮膚會紅腫、起小水泡或出水,乾涸後會結痂;慢性發炎則會讓人忍不住去抓,時間久了表皮會增厚變粗糙,甚至苔癬化,到了冬天可能裂開,有疼痛感。

大掃除戴手套有學問! 「戴兩層」避免汗浸悶出問題

民眾大掃除時可做好防護措施,蕭醫師建議配戴合適的手套,避免皮膚直接接觸清潔液,還有長度要夠長,避免刺激物往上噴濺深入手套。

另外,若需長時間配戴手套進行清潔,可以先戴薄棉質手套,再帶上防水手套,若是棉質手套流汗浸濕,就更換另一副棉質手套,防止長時間戴手套流汗而悶出皮膚炎。


京都金閣寺の2021新年籤!

【延伸閱讀】

頭皮針+耳針迅速改善鼻過敏 擺脫藥物束縛

小「心」工作爆量! 心臟衰竭再同步化治療心臟「電線短路」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5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青少年處於「轉大人」的青澀時期,正經歷身心快速轉變,個性變得敏感,加上課業壓力、同儕人際關係及對「性」好奇等,為避免青少年於徬徨時求助無門或接收錯誤訊息,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推出「跨世代共學」活動,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一起來學習。數據會說話,您是否有把握接住孩子的「性好奇」?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7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今天要來談談肺癌,肺癌是十大癌症死因之首,很常檢查出來已經是末期,讓人聞之色變。但現在有許多新的藥物及治療方法出現,既標靶藥物之後的新療法,就是免疫療法。PD-L1免疫療法適用於擴散期小細胞肺癌治療。小細胞癌是肺癌種類當中最為棘手的癌種之一,有一項臨床試驗研究顯示,PD-L...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廖國安報導現代人常因久坐、坐姿不良,而導致骨盆歪斜不正常,長期下來不但會有腰酸背痛的問題,在進行重量訓練時,也容易使用腰部代償,對脊椎帶來額外壓力, 甚至可能會有高低肩、長短腳,或脊椎側彎等症狀。對此,正妹物理治療師啾C,分享4個運動動作,增強臀肌,幫助恢復骨盆回正能力。許多人經常久坐,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因為擔心增加感染風險,許多慢性疼痛患者在疫情期間不敢回診就醫,復健科醫師發現,不少人宅在家,久坐不動,缺乏運動,雙腳長期處在低活動量狀態,很容易導致足底急慢性發炎,增加跌倒或運動傷害等風險。 聯新國際診所復健科主治醫師吳易澄表示,警戒降級後,門診患者人數確實增加,有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