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腦「過敏」了!常覺得頭痛、暈眩、焦慮,走路像在漂浮?權威教你徹底擺脫煩惱

大腦「過敏」了!常覺得頭痛 暈眩 焦慮,走路像在漂浮?權威教你徹底擺脫煩惱

前庭性偏頭痛是暈眩症最大的模仿者

大腦過敏,就和腦中風、腦出血一樣,是一種在大腦裡發生的疾病。過敏的大腦為什麼會引起各式各樣的暈眩呢?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有關暈眩的解剖知識。

人體能夠保持平衡,能夠不暈眩、走路不飄,背後有一整套平衡系統在協調工作。比如走在沙灘上,感覺平衡不穩;閉上眼睛,感覺自己有些搖晃,這些都提示了我們,眼睛和腳底的感覺都在平衡中起一定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無名英雄,是耳朵和大腦裡的前庭系統。

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內耳十分複雜,也稱為迷路,意思就是結構複雜、功能複雜,像迷宮一樣讓人迷惑。內耳位置很深,位於眼睛後面,耳朵裡面的交叉線,屬於顱骨的一部分,肉眼不能看到,因此需要很多輔助檢查。內耳有兩個功能,很多人對聽力圖不陌生,圖中像蝸牛的結構就是耳蝸,主管我們的聽力。但是旁邊還有三個半圓形的結構,稱為半規管,則是主管平衡的。內耳裡面有複雜精密的神經和細胞,它們都是生活在淋巴液中,就像水稻,任何可能影響淋巴液或者可能影響這些細胞神經的因素,都會引起內耳的病變,也會引起各種不同表現的暈眩和耳聾。

生日看你脾氣如何?

而前庭核這個暈眩的總司令,又是大腦裡面最大的一個神經核團,當大腦出現任何風吹草動,很容易影響前庭核的功能,引起暈眩。當過敏的大腦發生炎症反應,可能波及前庭平衡神經系統,還可能再往週邊內耳迷路擴展。每次發病,影響的範圍、程度都不同,因此症狀就會五花八門,幾乎可以模仿所有其他原因的暈眩疾病,是最偉大的模仿者。包括模仿內耳前庭引起的耳石症、梅尼爾氏病、前庭神經炎,所引起天旋地轉的感覺;它也會模仿恐慌性暈眩,引起持續昏昏沉沉的感覺,我形容為「漂浮的女人」或「漂浮的男人」。偏頭痛暈眩就像暈眩症裡的變色龍,有時讓人一時之間難以釐清,但是再偉大的模仿者也會有破綻,我們會介紹這些疾病的常見表現,以及模仿者的破綻所在,大家可以從蛛絲馬跡中尋得線索,找到造成暈眩的真相。

走出暈眩的迷路

耳石症──良性陣發性姿勢性暈眩症(BPPV)

這個病基本上就是「床上事件」,患者多半是躺在床上才會出現症狀,常常一躺下、一翻身就暈。所以曾經有個病人很神秘兮兮地小聲告訴我:「醫師,我家的床中邪了……」耳石就是耳屎嗎?不,這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那麼,耳朵裡真的有石頭嗎?答案是肯定的。耳石其實是內耳的一個正常的顯微結構,非常微小,肉眼看不見,只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但是功能強大。在正常生理情況下,我們必須通過耳石系統,才能知道汽車是加速還是減速,電梯是上升還是下降。這些小石頭和腎結石,膽結石的成分差不多,都是碳酸鈣的結晶,所以也叫做「耳石」。但是,不像腎結石、膽結石,只有病人才有。這個耳石,所有人、動物中都有,就像石子路一樣,鋪在內耳裡面的固定位置。但是如果因為某種原因,部分耳石脫落了,就會引起耳石症。

經常有病人問,得了耳石症,需要像腎結石一樣進行碎石治療嗎?這真的行不通。耳石只有幾微米,本身就已經很小很小了,沒辦法進行碎石,也沒辦法取出來。但是現在有了很好的辦法,就是「耳石復位術」,可以把「流浪的耳石」送回家,當它們歸位了、不再動了,也就不再引起暈眩了。

這個病的治療挺神奇的,是耳鼻喉科裡少數可以使醫生一次成為「神醫」的幾種病症之一。因為這個病特徵典型,雖然讓病人非常痛苦,但治療效果非常好。

破解

很多暈眩都是一動就暈,不動就好一些,前庭性偏頭痛引起的暈眩也有這個特徵,所以單從症狀上看,前庭性偏頭痛引起的暈眩和耳石症確實不好區分。但是耳石症在暈眩時有自己特殊的形式,不僅暈眩得厲害,眼睛也有特定方向的運動,叫做眼震。雖然前庭性偏頭痛引起的暈眩可以模仿暈眩的症狀,但是不能模仿這種眼睛的運動,這就是最大的破綻。

當然還有一些線索也可以給我們提供資訊,畢竟耳石症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大部分人都是因為年齡大了,耳石老化了就脫落。如果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女性患者告訴你,她三天兩頭地耳石症發作,基本上不可能,首先年齡是一個疑惑;再者,耳石的脫落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不會那麼容易三天兩頭發作。所以遇到這樣的病患就要小心,不要輕易診斷為耳石症,也不要反反覆覆給予復位治療。耳石症的眼震基本上很物理也有固定模式。如果不是很典型的,通常就不是耳石症。而且耳石症有很大一部分病人是可以自癒的。

急性前庭神經炎

急性前庭神經炎,是主管平衡的神經出現了問題,可能是病毒入侵了神經的變電所,也就是前庭神經節,導致整根神經癱瘓。

一些見過急性前庭神經炎的患者的醫生,都說患者的表現讓他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患者會有強烈的眩暈,一動都不敢動,而且持續的時間很長,通常一定會持續五到七天,才慢慢結束。這有點像電影中飛機突然一個引擎失控,就會出現強烈的轉圈一樣,耳朵對身體來說就是兩個掌管平衡的引擎,一側突然失靈,就會引起嚴重的暈眩。第一天、第二天,病人還不太擔心,以為是太累了;但是三天以後還是暈得厲害,病人就會非常擔心,他們多半都是躺在病床上或者坐在輪椅上被推著進來,低著頭,一動也不敢動。

而且即使旋轉感消失了,後續的走路不穩、晃動感會持續幾個月,甚至向患側快速轉頭時會出現晃動感。這個病是自限性的疾病,最重要的是盡早展開復健治療,所謂復建就是鼓勵患者做那些會引起暈眩的動作,只有這樣,大腦才知道一側的引擎出了問題,才會調動全身的力量彌補這個問題。年輕人活動多,恢復力以及代償就 會比較快。但是老年人因為害怕摔倒,總是不敢活動,恢復得就會慢許多。

破解

偏頭痛引起的暈眩,多半在三天以內就會明顯好轉,大部分患者都會告訴我,第一天特別重,第二天輕微很多,第三天基本上沒症狀了。所以病人沒有那麼擔心,休息一下就會明顯好轉,所以多半都是走著來看病。即使有少部分患者真的臥床七天不能動,但是好轉情況非常神奇,經常是說好就好,這和真正的急性前庭神經炎類似前庭神經切斷術後的病人,需要兩週到兩個月的對側代償才能逐漸恢復不同。

難治性聽力損失和慢性耳鳴

門診中好多病人會說,他們經常耳聾、耳鳴,有時工作比較忙,來不及看醫生,幾天就自己好了。但是也有一些病人,因為一次突發性耳聾後耳朵就再沒有恢復到正常,是不是很不公平?

內耳裡面也是一個小社會,充滿著細胞和神經,它們就像水稻生長在水裡,這些細胞神經生活也是生活在淋巴液中。種水稻我們需要關注水的成分和營養情況,內耳也是同樣的道理,內淋巴液成分也決定了內耳這些細胞的神經是否健康。當炎症後產生的一系列變化影響淋巴液時,就可能造成內耳的病變。但是你可以想像它是一池水,如果迴圈得特別快、特別流暢,或者我們給了點藥,即使進去一點髒東西,很快也就乾淨了,也就是細胞神經可能昏迷幾天,不過很快就恢復了。如果內耳原本就存在一些沒有察覺的病變,本來就是一個非常脆弱的平衡,這時你加了一把火,儘管可能只是很小的一把火,這個平衡就會被打破,再恢復起來就比較困難。

所以,如果啟動力量不是非常強,內耳原本功能也比較良好,有一定的儲備能力,這時痊癒的機會就會比較大。但是因為存在這幾方面的風險,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雖然低頻率耳聾大部分都痊癒了,但是有小部分患者卻怎麼都治不好,搞得醫生和患者都有不甘心的感覺,努力使用各種方式治療,這時患者的過度焦慮、加上各種過度治療,甚至內耳注入藥劑等可能造成二次傷害的治療,不僅對恢復幫忙不大,反而阻礙內耳功能的恢復。再加上過多的治療,引起過度的焦慮、恐慌,反而加重大腦的過敏,使聽力更加難以恢復。

哪雙眼睛是劉德華,測你的洞察力有多強?

大腦「過敏」了!常覺得頭痛 暈眩 焦慮,走路像在漂浮?權威教你徹底擺脫煩惱

本文摘自《過敏的大腦:身體出問題,原來是因為大腦過敏了!台灣耳科權威教你徹底擺脫暈眩、耳鳴、偏頭痛的煩惱!
【本文由平安文化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年來,癌症患者的生活品質逐漸被重視,積極治療的同時,也要保有自理生活的能力! 彰化基督教醫院醫療長、胸腔內科專科醫師林慶雄表示,癌症治療若延長了存活期,卻生活品質不佳,如長期臥床,對於患者來說苦不堪言,因此治療上,藥物選擇相對重要,在幫助改善症狀、穩定病情時,更要兼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孩子嘔吐、腹痛等狀況不可輕忽,除了急性腸胃炎外,亦恐為第一型糖尿病併發的酮酸中毒;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醫師謝秀盈提醒,若孩子出現多吃、多喝、多尿但體重減輕的「三多一少」症狀務必留心,及早治療。9 歲童糖尿病併發酮酸中毒症狀 與急性腸胃炎難辨一名 9 歲女童因為發燒嘔吐至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元宵節前後吃湯圓已是台灣習俗,急診醫師提醒,每年總會出現幾例零星個案,不管是大人、老人、小孩總會有人吃湯圓時不慎噎住緊急就醫,此時如果只是輕微噎住應該先讓對方自發性咳出來,才不會造成異物越卡越深。3口訣幫助處理卡住異物豐原醫院急診室主任林技政表示,當民眾遇到有人異物卡住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親友相聚歡慶節慶是過節的重要意涵,適逢元宵節,因病住院的孩子卻無法在自家慶祝;為讓孩子也能感受節慶氛圍,台中市衛生局副局長陳南松至童綜合醫院訪視並發送飛天豬小提燈,共慶節日。流感疫情不可忽 逾 30 位童染病住院春節前後,流感疫情嚴重,童綜合醫院住有 30 多位染病孩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