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晚期肺癌用藥得當 延命更顧生活品質

晚期肺癌用藥得當 延命更顧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年來,癌症患者的生活品質逐漸被重視,積極治療的同時,也要保有自理生活的能力! 彰化基督教醫院醫療長、胸腔內科專科醫師林慶雄表示,癌症治療若延長了存活期,卻生活品質不佳,如長期臥床,對於患者來說苦不堪言,因此治療上,藥物選擇相對重要,在幫助改善症狀、穩定病情時,更要兼顧治療期間的生活品質。

長期胸悶頻咳嗽 胸部早已繁星點點

林慶雄醫師即以一名56歲的男性患者為例,因長期胸悶與不自主的咳嗽,進而嚴重影響所從事的警衛工作,他在旁人建議下前往就醫並確診為晚期肺癌,當時,胸部X光片上「繁星點點」,也讓家人憂心忡忡。

所幸,經基因檢測後,患者屬EGFR基因突變者,第一線即接受不可逆標靶藥物治療,不僅咳嗽、胸悶症狀大幅改善,甚至兩周後即重返工作岡位,治療迄今三年,完全看不出曾是名晚期肺癌患者。

林慶雄醫師進一步表示,長年位居十大癌症首位的肺癌,早期沒有症狀,等到患者咳嗽、喘甚至吐血等症狀時,通常已是晚期,過往,僅能以傳統化學治療,不僅成效不大也讓患者較難以承受。不過,現今已有標靶藥物可以針對EGFR基因突變的腫瘤進行治療,不但療效更佳,也減少對身體正常細胞的傷害。

晚期肺癌用藥得當 生活品質不受疾病控制

此外,根據在歐洲腫瘤醫學會(ESMO-Asia)所發表,全球第一個針對非小細胞肺癌進行兩種標靶藥物的療效比較的「LUX-Lung 7」研究結果指出,相較第一代標靶藥物,第一線使用不可逆標靶藥物治療EGFR突變肺癌,能進一步降低27%腫瘤惡化或死亡風險。林慶雄醫師也強調,對於患者最擔心的副作用,也可透過劑量調整與緩解藥物來改善,生活品質也較不受疾病所控制。

善用基因檢測 精準用藥

林慶雄醫師提醒,台灣人罹患肺癌不僅止與吸菸有關,更多的是長期暴露在致癌的環境中,包括二手菸或職業相關環境,同時,也需考量家族肺癌病史。對於已確診肺癌晚期的患者,也無須過度擔憂,肺癌的治療已相當精進,在接受基因檢測,確認腫瘤是否帶有EGFR等基因突變,再搭配正確的標靶藥物,精準用藥,就能同時延長存活期並兼顧良好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2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本土大規模疫情爆發後,確診者已超過1萬5千人,神經外科醫師提醒,罹病之後,除肺部組織受創,心臟、腎臟、免疫及神經系統等功能也可能受到影響,病毒甚至入侵腦部組織,引發腦炎、腦膜炎、脊髓發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莊淵丞說明,受到血腦屏障的周密保護...

閱讀詳情 »

圖一: 髮王植髮診所劉宇婷院長,超過千例植髮成功案例。 圖片:髮王提供 疫情嚴峻,現代的人壓力又大,都有掉髮的問題!而許多人甚至不到三十歲就有嚴重掉髮的問題。 其實從我們的頭髮以平均數約10萬根來說,每天掉50~100根的頭髮,算是正常的新陳代謝現象。但是,如果落髮超過100根以上、並持續幾週,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人類的聽覺系統可分為周邊和中樞,周邊聽覺系統由外耳、中耳、內耳所組成。外耳負責接收聲音、定位聲源、聚集聲能,使聲音通過外耳道和鼓膜、傳輸到中耳;中耳為內含空氣的腔室、當中有3塊小聽骨負責傳遞聲波;內耳分為前庭(負責平衡)和耳蝸(負責聽覺),耳蝸內含柯蒂氏器(Organ...

閱讀詳情 »

【文/新唐人亞太電視台】今天的疫情透視,連線前台北榮總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鄭元瑜,台灣防疫三級警戒有望在7月26號後降級,防疫指揮中心打算採取「緩坡式降級」,如果觀察到有任何疫情爆發可能性,就重新緊縮。對比英國例子,解封後的英國,單日確診人數已來到5萬;而英國已經取消公共場合戴口罩、社交距離,甚至連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