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病毒對腦神經的影響 可能增加早發性失智罹患風險

新冠病毒對腦神經的影響 可能增加早發性失智罹患風險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本土大規模疫情爆發後,確診者已超過1萬5千人,神經外科醫師提醒,罹病之後,除肺部組織受創,心臟、腎臟、免疫及神經系統等功能也可能受到影響,病毒甚至入侵腦部組織,引發腦炎、腦膜炎、脊髓發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莊淵丞說明,受到血腦屏障的周密保護,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不太可能侵入人體中的腦及神經組織,但新冠病毒卻是無孔不入,可以突破血腦屏障。


臨床發現,部分患者腦神經、血管遭病毒入侵,引發腦炎、腦膜炎、脊髓發炎,此時,症狀為頭痛、肌肉疼痛、肢體乏力、嗅覺味覺的改變及喪失等等不適。


莊淵丞指出,腦部血管如果阻塞或是出現血栓,就會影響到呼吸控制功能,導致呼吸不順。此外,當病毒感染腦幹時,患者無法察覺自身缺氧,提高猝死風險,這就隱性缺氧或稱快樂缺氧的由來。


臨床顯示,許多患者白天容易疲倦嗜睡、夜間失眠、記憶力減退、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原因在於血管發炎,無法及時提供大腦足夠的養分及氧氣,影響腦部運作。一旦腦血管血栓,增加腦出血、腦梗塞風險,可能導致永久性的神經功能缺損,甚至死亡。


即使重症患者康復後,神經系統還可能出現遺症,莊淵丞表示,大腦細胞組織受損後,就會增加早發性失智、帕金森症等退化性疾病風險,患者應提高警覺。


莊淵丞提醒,確診者一定要定時監測血氧濃度,如果偏低,醫師將給予適當氧氣,以及抗病毒藥物,降低對腦部組織的傷害風險。至於相關後遺症,可能在短時間、幾個月後,如覺有異狀,務必就醫。


更多NOW健康報導
▸打疫苗前先搶購止痛藥備用 含乙醯胺酚成分不只普拿疼
▸加強防疫室內通風處種植薄荷 可抑制新冠肺炎病毒活性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幫助口將癌病友重拾原本日常生活,陽光基金會每年都會提供口腔癌病友身心重建服務,陪伴他們積極復健,並找回人生希望。陽光基金會北區中心主任王佩珊指出,許多人因罹患口腔癌,不僅得承受疾病之痛,也造成家庭面臨困境,透過基金會的專業團隊協助下,提供病友在營養、經濟、復健、心理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再度傳出日本腦炎病例!衛福部疾管署今(11)日公布2名日本腦炎確診個案,分別是住在南投40多歲男性,與住在屏東50多歲女性,都在7月感染,陸續出現發燒、意識不清、語言能力降低等症狀,目前仍在醫院治療。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40多歲的南投病例,在7月下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若是有傷口或是其他皮膚問題,不需要其他的處理,只要貼個人工皮就可痊癒,這是真的嗎?食藥署對此闢謠,表示並不是所有傷口都適合使用人工皮,例如範圍過大、深度較深的傷口,或是感染性傷口,以及傷口周圍皮膚脆弱、不平整者,都不建議使用人工皮。另外針對燙傷處理,也呼籲勿信麵粉、蘆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全民健保的支出逐年增加,根據最新健保署公布資料顯示,民國108年健保費用支出最多的單一疾病為「慢性腎臟病」,光這1項疾病,就耗用約533億元。目前台灣有約9.2萬病人接受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其中透析(俗稱洗腎)費用,估計就超過460億元。末期腎臟病(需要透析)發生率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