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頸椎手術風險高 3D 建模助更精準安全治療

頸椎手術風險高 3D 建模助更精準安全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現今醫療技術不斷演進,許多新興技術能協助患者更有效治療疾病及精準手術。日前臺南市立安南醫院骨科以「3D 列印導引模型技術」進行頸椎後固定手術,先確認鋼釘位置,不僅加速手術流程,且更能安全避開神經與血管,降低手術危害。

頸椎骨折保守治療狀況差 手術方能有效改善

76 歲蔡女士因跌倒撞擊頸部,造成嚴重疼痛且活動困難,初次檢查發現為「頸椎第二節齒狀突骨折」,施以保守治療,使用頸圈固定頸部,但 3 個月後仍持續疼痛,後經由安南醫院骨科醫師許峻誠診治,發現骨折仍無癒合,須以頸椎後固定手術治療;施以 3D 列印導引模型技術,手術時間約 2 小時,術後疼痛大幅降低並於 4 天後順利出院,術後恢復狀況相當良好。

第 2 型頸椎骨折「不穩定」 未即時治療恐命危

許峻誠說明,蔡女士所發生的「頸椎齒狀突骨折」狀況可分為 3 種類型,其中第 1 型與第 3 型骨折為穩定型骨折,若無出現神經學症狀,可考慮採取保守治療;不過第 2 型骨折屬於「不穩定骨折」,保守治療效果不佳,若不即時治療,嚴重恐出現四肢癱瘓、呼吸困難等症狀,更可能有生命危險。

舊式鋼釘手術難 3D 建模大幅降低時間及出血

目前手術方式以鋼釘固定,不過難度高,由於打鋼釘的位置因為牽涉到頸動脈及脊髓,安全距離相當小,稍有不慎就容易大出血或傷害神經,也因此手術時間及出血量隨之上升。

所幸現今 3D 建模的發展與運用,協助手術進行;先以 3D 建模在手術前決定打鋼釘的位置,再使用 3D 列印技術建立打鋼釘導引模型,如此便可大幅降低手術時間及出血量,更安全進行手術,為患者帶來佳音。

【延伸閱讀】不到30歲就雄性禿 植髮機器人救回豐盛毛髮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4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平常外食的我每天都吃進很多不必要的脂肪和熱量,稍微節食一下就很容易面有菜色或臉色發白,但有些姊妹身材超好卻感覺氣色紅潤;和姊妹們討論後發現:控制飲食時補充足均衡且足夠的正確營養,才不會沒有精神且顯得憔悴。像Ultra Lac優特優化營養奶昔就是款很好的選擇,裡面添加了雙重優質蛋白、營...

閱讀詳情 »

(圖片擷取自youtube) 一名叫做Lina的女網友上傳影片至youtube上,畫面中他不斷擠壓男友臉上痘痘,剛開始痘痘只有小小一顆,還以為沒有很大,但沒想到一擠下去,根本沒辦法擠完,裡面的「料」多到爆炸,最後還得用兩隻手使出吃奶的力氣才有辦法清完!雖然說不知道這位網友的背景,但他的專業度也有到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黃軍瑋報導)31歲的謝太太,不孕症困擾多年,曾經做過試管嬰兒卻沒有成功,去年做了胚胎快篩,在10個新鮮胚胎中,只發現1個染色體正常,蔡鋒博醫師小心翼翼植入謝太太的子宮,一舉順利懷孕,終於圓了初為人母的喜悅。此次能一舉成功,胚胎篩檢技術是最大功臣,改良後的「基因晶片胚胎快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民眾吃生菜、芽菜、苜蓿芽、超商截切水果之前,一定要清洗乾淨,以免連其中細菌也吃下肚。食品藥物管理署104年度抽驗超商、超市、傳統市場所販售「即食生鮮蔬果」100件,結果發現,病原菌汙染不合格率達25%,每4件就有1件含病原菌。食藥署林旭陽科長建議,民眾吃即食生鮮蔬果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