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頸椎手術風險高 3D 建模助更精準安全治療

頸椎手術風險高 3D 建模助更精準安全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現今醫療技術不斷演進,許多新興技術能協助患者更有效治療疾病及精準手術。日前臺南市立安南醫院骨科以「3D 列印導引模型技術」進行頸椎後固定手術,先確認鋼釘位置,不僅加速手術流程,且更能安全避開神經與血管,降低手術危害。

頸椎骨折保守治療狀況差 手術方能有效改善

76 歲蔡女士因跌倒撞擊頸部,造成嚴重疼痛且活動困難,初次檢查發現為「頸椎第二節齒狀突骨折」,施以保守治療,使用頸圈固定頸部,但 3 個月後仍持續疼痛,後經由安南醫院骨科醫師許峻誠診治,發現骨折仍無癒合,須以頸椎後固定手術治療;施以 3D 列印導引模型技術,手術時間約 2 小時,術後疼痛大幅降低並於 4 天後順利出院,術後恢復狀況相當良好。

第 2 型頸椎骨折「不穩定」 未即時治療恐命危

許峻誠說明,蔡女士所發生的「頸椎齒狀突骨折」狀況可分為 3 種類型,其中第 1 型與第 3 型骨折為穩定型骨折,若無出現神經學症狀,可考慮採取保守治療;不過第 2 型骨折屬於「不穩定骨折」,保守治療效果不佳,若不即時治療,嚴重恐出現四肢癱瘓、呼吸困難等症狀,更可能有生命危險。

舊式鋼釘手術難 3D 建模大幅降低時間及出血

目前手術方式以鋼釘固定,不過難度高,由於打鋼釘的位置因為牽涉到頸動脈及脊髓,安全距離相當小,稍有不慎就容易大出血或傷害神經,也因此手術時間及出血量隨之上升。

所幸現今 3D 建模的發展與運用,協助手術進行;先以 3D 建模在手術前決定打鋼釘的位置,再使用 3D 列印技術建立打鋼釘導引模型,如此便可大幅降低手術時間及出血量,更安全進行手術,為患者帶來佳音。

【延伸閱讀】不到30歲就雄性禿 植髮機器人救回豐盛毛髮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4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10 月 04 日訊】出門在外總會有肚子鬧彆扭時候,難免要去借廁所來應急,但在外使用廁所總會讓人有所顧慮,尤其在使用坐式馬桶時,對馬桶的乾淨程度都保有疑慮,以及會擔心這麼多人使用過,萬一有細菌病毒滋生,會不會因此而感染?甚至有民眾怕髒而踩在馬桶上蹲著使用,造成坐墊上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季節轉換,很多人出現身體不適;耳鼻喉科醫師發現,最近除了過敏病人增加之外,還有不少病毒性腸胃炎病人來就醫,由於所出現的症狀除了會噁心、嘔吐、拉肚子,還有發燒、喉嚨痛與流鼻水,致使病人多以為受到風寒感冒了! 換季常見諾羅病毒、腺病毒與輪狀病毒 耳鼻喉科醫師柯仁弘表示,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你會有心慌慌、好焦慮的情形嗎?可別疏忽這種感覺,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就有一名三、四十歲男子,因為工作壓力而在最近特別容易心慌,甚至出現胸悶與頭暈等症狀,原來就是自律神經失調而導致。 完美主義導致精神緊張 該名男子是在學校附近開店,之前因學校開學,學生都湧入他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可別疏忽每天的正常作息,因為有人不眠不休忙追劇,竟然因此而中風!有位七十歲老翁,平常生活作息都很正常,每天都會運動,但是卻因為連續一週忙著追劇,忽略了要去運動,結果竟然中風了。 不抽菸不喝酒 沒有高血壓和糖尿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林佩欣表示,這名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