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央宣布7/27至8/9日 疫情警戒調降第二級

中央宣布7 27至8 9日 疫情警戒調降第二級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表示,考量國內疫情及參酌其他國家之防疫調整經驗,並經與各地方政府進行溝通討論後,指揮中心自7月27日至8月9日調降疫情警戒標準至第二級,各部會得依指揮中心所發布之通案性原則另訂指引,而各地方政府亦得在此原則下,視疫情需要而有調整空間,惟相關指引必須規範明確以利民眾遵循。說明如下:

遵守防疫規定 視疫情情況調整  

一、通案性原則:

1. 除飲食外,外出全程配戴口罩。

2. 確實執行實聯制登記措施。

3. 保持社交安全距離。

4. 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人流控管或總量管制: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室外空間至少1米/人(1平方米/人)。

5. 集會活動人數上限:室內50人,室外100人,若超額則提防疫計畫。

6. 餐飲內用原則依照衛福部規定處理。

二、婚宴、公祭可開放:

1. 公祭遵守內政部相關防疫規定處理。

2. 婚宴遵守每一隔間室內50人、室外100人上限,並遵守餐飲指引不得逐桌敬酒。

三、仍須關閉之場所:

1. 休閒娛樂場所: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視聽歌唱場所(KTV)、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遊藝場所、電子遊戲場、資訊休閒場所、休閒麻將館、桌遊場所及其他類似場所。

2. 教育學習等場域:社區大學(開放受理秋季班報名,實體課程不開放)、樂齡學習中心、K書中心、游泳池等其他類似場所。

共同配合防疫措施 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指揮中心表示,在國人共同努力配合下,國內疫情持續穩定控制中,為兼顧防疫與民眾的生活品質,逐步調降防疫管制措施。指揮中心提醒,防疫仍需全體國民持續共同努力,請民眾持續配合防疫規範,及維持個人防疫好習慣,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才能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守護彼此的健康安全。

【延伸閱讀】

高階Level 3胎兒磁振造影和研修醫師培訓計畫 為胎兒異常把關

40歲以下年輕型乳癌 治療策略考慮3大點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81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準備結婚的準夫妻們,多數會去婚前健檢,以確保彼此身體狀況,避免日後突然發生措手不及的情況;但基本婚前健檢中關於生育部分僅包含能否生育,卻忽略更深入了解寶寶是否會有其他遺傳疾病。根據官方統計,全球因先天性缺陷死亡的新生兒約3-6%,其中約有20%是遺傳疾病造成。而為了大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剛退休的60歲周女士,老覺得腹部有嚴重下墜感,經常在大笑、咳嗽、打噴嚏,甚至運動時,發生漏尿,幾乎每天都得用護墊,進而造成尿道感染發炎。近來,下墜感更趨嚴重,一次如廁時,居然有東西從陰道脫垂出一小部分,嚇得趕緊塞回去並立刻就醫;經診斷為骨盆腔器官脫垂合併尿失禁,接受「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脊髓是人與其它脊椎動物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分,為生命中樞-腦幹之延伸,負責腦部和軀幹與四肢間的神經信息傳遞。脊髓損傷可能會發生在交通意外、跌倒或工作意外等。在損傷的急性期,病人會因為脊髓損傷的節數而有不同之症狀與表現,越高位的損傷症狀越是嚴重。除了在醫療層面的努力之餘,脊髓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86歲老先生,有高血壓及糖尿病史,近來走路不到50公尺就很喘,還出現呼吸困難等現象,就醫檢查確診為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考量老先生的年紀,又合併有多項內科疾病,使用經皮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治療,術後順利出院。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副部主任黃啟宏表示,藉由心導管方式,利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