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夫妻攜手抗癌 醫:遵循治療8成可控制

乳癌夫妻攜手抗癌 醫:遵循治療8成可控制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女性對於乳癌聞之喪膽,但不僅只有女性會罹病,男性也要注意乳房是否出現硬塊。臺北榮民總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說明,6年前,一名中年男子先發現左邊乳房有硬塊,沒想到妻子2年後也相繼罹癌,皆確診為乳癌第二期,夫婦倆互相支持與鼓勵,勇敢面對癌症!所幸乳房切除後再搭配化療及荷爾蒙治療,癌細胞獲得控制,追蹤至今沒有再復發,還能一起享福共度餘生。

乳癌人數逐年增加 應勇敢面對與治療

曾令民主任解釋,根據102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國內罹患乳癌人數約1萬2千人,每年呈現正增加的趨勢,年齡中位數54歲,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年輕乳癌患者(<50歲),竟高於歐美國家近3成。不管是中年或年輕型的乳癌患者,及早發現與治療都有望得到控制。

自國內提供乳癌篩檢項目後,近18%的乳癌患者屬原位癌,不過,還是有約6%的患者因害怕面對疾病,不肯治療或是迷信偏方,確診就已是第四期,錯過了黃金治療期。

治療方式與腫瘤位置有關 低溫電漿刀熱傷害、疼痛感低

曾令民主任說,現今醫療進步,若患者遵循醫囑治療,約有8成能得到有效控制,且乳癌四期患者5年存活率可達4成~5成,治療方式與癌症期別、腫瘤位置不同而有所差異。

曾令民主任解釋,傳統治療方式以電燒為主,再搭配放療、化療等輔助治療,隨著器械的進展,目前也有低溫電漿刀可以做選擇,刀口溫度低、降低熱傷害,患者術後疼痛感較低,若考慮乳頭、乳暈保留的患者,可與主治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

主任也提醒,民眾平時應養成良好生活作息、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避免高油脂食物、少使用含塑化劑的容器及具有輻射的3C產品,防止癌細胞找上門。

臺北榮總開設乳醫中心 「一站式」服務:便利、隱私性高

臺北榮民總醫院於去年9月成立乳房醫學中心,提供多科整合性團隊,包含營養及復健諮詢、放射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等;曾令民主任補充,乳醫中心內提供高階影像檢查,像是2D、3D乳房超音波、全乳房超音波、影像導引穿刺檢查、2D及3D斷層乳房攝影、立體定位切片手術等診斷工具。針對疑陽個案可當天安排檢查,縮短確診及等待的時間,就連掛號、批價、領藥也都於同一樓層緊鄰區域,高便利及高隱私的「一站式」服務,盼能為乳癌患者提供最舒適的治療空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2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疫情持續平緩,今天(31日)無本土確診、死亡個案,新增6例境外移入案例,其中案16518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從美國返台確診,曾完整接種2劑BNT疫苗,屬於突破性感染,Ct值11,剛感染不久,接觸者匡列中。 ▲今(31)日新增6例境外移入個案,連續6天零本土確診個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9歲男子在今年五月工作時不慎從高處墜落,倒地後發現右側下肢無法動彈,緊急送醫後,診斷氣胸、左側手臂肱骨閉鎖性骨折、骨盆嚴重閉鎖性骨折、右側髖部脫臼等多處損傷,經過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骨科與復健科等團隊治療,患者平安脫離險境,順利出院,現在可正常生活。嚴重外傷不輕忽 骨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以周產期醫療的專業判斷,胎兒每留在子宮內多一天,成熟度及存活率即能提升多一些。體質不易受孕的鄭太太喜獲雙胞胎懷孕喜訊後,因上一胎的早產經驗讓她更加謹慎,而醫師考量鄭太太的早產史,14週即為其進行子宮頸環紮術,不料,懷孕23週時因腹痛出血而住院安胎,三天後子宮頸仍持續擴張...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去年全球新增約230萬起乳癌病例,擠下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的癌症。在台灣,每年有逾萬位婦女罹患乳癌,相當於每天約31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每天更有6名婦女因乳癌失去寶貴性命。乳癌亞型及藥物種類眾多,攸關後續治療的基因型態更是複雜,病友在初診斷時要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