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大腸瘜肉潛藏癌細胞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除病灶

大腸瘜肉潛藏癌細胞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除病灶

大腸瘜肉超過一公分就有癌化病變的可能性,由於內視鏡光學診斷的進步,透過精細的內視鏡診斷,即可以早期發現是否含有癌化細胞。(圖/由好醫師網提供)

 

優傳媒採訪中心/新竹報導

國人十大癌症好發率最高的是大腸癌,大腸瘜肉往往是癌前病變情兆;60歲的陳姓患者沒有任何症狀,健檢後竟發現大腸有約2公分的瘜肉,以為只是良性瘜肉,也是醫師的家人看了瘜肉照片,懷疑可能含有癌化細胞,經以「內視鏡粘膜下切除術」完整切除可能有癌化的惡性瘜肉。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消化科范峻維醫師指出,傳統大腸鏡除瘜肉只能切除兩公分以下的瘜肉,大於兩公分的瘜肉就會切不乾淨,復發的可能性有20%以上,在切不乾淨的狀況下,就有可能癌化成惡性腫瘤。但如果以「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不但可以順利切除兩公分以上的大瘜肉,即使瘜肉內含有早期的癌細胞,都能完整切除,而且不需要切除大腸,所以出血量少,也沒有體外傷口,術後復原速度較快,隔天即可出院,適用於早期大腸癌患者。

范峻維表示,大腸瘜肉超過一公分就有癌化病變的可能性,由於內視鏡光學診斷的進步,透過精細的內視鏡診斷,即可以早期發現是否含有癌化細胞,早期發現,就可以用內視鏡完整切除,不需要接受開刀剖腹切除器官。

范峻維強調,議預防大腸癌與大腸瘜肉,應該多吃蔬果,少油、少吃紅肉,提高蔬果攝取量或是攝取高纖維食物,例如地瓜、香蕉、益生菌等。很重要的是「主動篩檢」,大腸癌早期沒有症狀,所以不論有沒有家族史,50歲以上的民眾開始定期做糞便潛血篩檢,早期揪出病變。

相關推薦

大陸目前令人聞之色變的就是H7N9禽流感的疫情,H7N9禽流感近日又傳出新疫情,上海在週六傳出了家庭群聚感染的案例!一對50多歲的夫妻,兩人並非從事接觸活禽工作,結果目前妻子宣告不治,而丈夫也因為感染H7N9目前病危當中,雖然官員否認這是人傳人造成,但也創下H7N9第一起家庭群聚感染事件。同時,北...

閱讀詳情 »

建立和諧的醫療環境,達到醫病雙贏 這樣看醫生更有效 寫清楚說明白,你的病好得快! 三種表格,充分表達症狀與想法,讓你就醫不後悔,醫病溝通一級棒 「醫生應該努力成為聆聽高手,而患者應該努力成為說話高手。」 由擅長傾聽、詢問病患病情的醫師,教導患者如何在看診前整理好有關病痛的細節,並設計出三種表格,只要...

閱讀詳情 »

文:陳瑩山 王小姐今年 24 歲,近視度數 350 度,眼睛健康沒有不適,從來沒看過醫生。但是最近卻覺得眼睛痠麻脹痛,視力有時清楚有時模糊,至眼科檢查發現近視度數增加至 450 度,隔了 2 週又變成 550 度,平時上班批評笑稱公司「計劃趕不上變化」,現在自己也是「眼鏡的更換趕不上度數的變化」!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