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三高患者怕中風 台灣追蹤數字示警「高血壓風險最要命」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秋冬氣候變化大,正是國人腦中風發作的高風險期,尤其三高慢性病患都怕中風找上門,但你知道哪一種人風險最高嗎?國健署分析2018年台灣地區三高追蹤資料就發現,三高患者中風風險高,其中又以高血壓為最,數字顯示,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個案後續發生中風風險分別是1.72倍、1.43倍及1.36倍。

腦中風有多可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過往統計,全球有3成1的人死於心臟血管疾病,其中8成5是由於心臟疾病和中風引起的。

今年39歲的李先生在工地工作,三餐常在外隨便吃,也沒有運動習慣,2年前發現有高血壓,雖然平日有服用降血壓藥物,卻沒有量血壓的習慣,去年開始常頭痛,日前工作時突然頭暈目眩、右手無力,緊急送醫被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留下右手、右腳不如過去靈活有力的後遺症。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陳妙心表示,根據世界中風組織指出,腦中風的危險因子中除了年齡、性別、種族與家族史是無法改變外,9成的腦中風與高血壓、運動量不足、血脂異常、糖尿病及抽菸等危險因子有關,特別是高血壓,幾乎有一半的中風個案都有高血壓的狀況。

中風有徵兆!陳妙心提醒,低溫與溫度驟降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因而增加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民眾平時應牢記FAST中風口訣「臉歪手垂大舌頭,記下時間快送醫」,才能減少失能與死亡風險。

國健署強調,大部分的中風可以藉由健康的生活型態及積極控制三高來預防,健康生活型態方面,應採低油、糖、鹽及高纖飲食,適度運動,1天至少運動30分鐘、控制體重、充足睡眠;且研究發現,就算每天僅吸1支菸,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比不吸菸的人增加5成、中風的機率更增加超過2成。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家有宅男、啃老族… 放不開孩子「直升機父母」爆憂鬱症多2成

熟男常年鬧肩痛、手不舉 竟是工作這樣做害「職業病」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農曆春節假期即將到來,也是台灣最著名賞雪勝地合歡山的雪季登場,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每年當民眾在開心賞雪、玩雪的時候,都有一群默默付出的醫護人員在肩負「雪季醫療站」的重責大任,今年就由花蓮慈濟醫院與國軍花蓮總醫院、衛生福利部花蓮醫院、...

閱讀詳情 »

不少人去日本旅遊時都會從藥妝店購買液體OK繃回來使用,但你知道在使用時該注意哪些重點嗎?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液體OK繃因含有殺菌成分,在使用時會有劇痛感,恐不宜給幼童使用。此外,支氣管炎、氣喘、蠶豆症患者宜小心使用,以免因有機溶劑或樟腦成分而誘發不適症狀。  液體OK繃可在傷口上形成薄膜,以達防...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年進入12月以後,一路到隔年2月都是流行性感冒的流行期,酷酷嗽、流鼻水,怎樣知道究竟是不是一般感冒?醫師提醒,流行性感冒與一般感冒不同,比較明顯的一點是,流行性感冒相對於一般感冒通常較突然也較嚴重,多合併發燒、頭痛、肌肉痠痛及倦怠...

閱讀詳情 »

▲男子左右兩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照/童綜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生活中有些不好的習慣,一定要注意!一名在台工作、定居數十年的德國籍男子,平常熱愛各式運動,也喜歡喝酒,在48歲那一年,爬樓梯開始出現不舒服,卻一直隱忍不願積極就醫,直到今年情況越來越惡化,走路非常疼痛與困難,檢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