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腸癌術後飲食 前後期大不同

大腸癌術後飲食 前後期大不同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公布103年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三名為大腸癌,由於大腸癌只要定期篩檢是很容易被發現的,加上近年微創醫學技術發達,手術後病人復原也較快,大大提升大腸癌的治癒率。而對於術後患者來說,飲食的注意事項是很重要的,大千綜合醫院溫昭銘營養師表示,在大腸癌手術後要分前、後期補充不同的飲食內容,才能幫助患者漸進式地恢復健康的身體。
在手術過後為了減少排便次數來預防糞便汙染傷口,並促進傷口盡速復原,應該要避免刺激腸道。溫昭銘營養師建議,手術排氣後病患可攝取低纖維清淡流質飲食(例如:去油清湯、米湯、過濾果汁、稀藕粉或蜂蜜等),但由於此種飲食無法提供足夠的營養,故此類飲食不能超過48小時。另外,手術後也勿用吸管喝水,以免吸入太多空氣。如果患者對流質飲食適應良好,則可食用精緻五榖類製品、去皮去筋的肉或魚、豆漿、豆腐、豆花、或是過濾蔬菜汁或果汁等。溫昭銘營養師提醒民眾,牛奶為高渣食品,因此應該要避免食用。
而在傷口完全癒合(約為術後三週),則可逐步恢復成正常飲食。此時建議患者採用高纖維飲食,每日補充25-35克的膳食纖維以及足夠的水分(約2000-2500c.c.)以預防便秘,食物的選擇以天然食物為優先,避免攝取過多加工食品。
溫昭銘營養師建議:
1.三餐主食盡量選用未精製過的全穀根莖類(例如:糙米、全麥麵包)。
2.攝取優質蛋白質,像是黃豆、豆製品、魚、瘦肉或蛋。
3.多食用高纖維食物,每天至少三份蔬菜、兩份水果,種類可多變化,不要以果汁來替代水果,亦可選用適量的堅果類做搭配。
4.烹調方式應避免油炸、油煎或肥肉等高脂肪的攝取,盡量使用植物油並採用清蒸、清燉、水煮、涼拌等烹調方式;另外,也要避免食用過多的調味料,以天然調味食材(蔥、薑、蒜)來替代。
5.多攝取維生素C的食物(芭樂、柑橘類、木瓜、奇異果等),以及維生素A及胡蘿蔔素的深綠色、深黃色蔬菜。
6.如患者進行的是結腸造口術,為避免糞便的氣味讓患者感到不適,則需避免食用玉米、乾豆類、洋蔥、白菜或味道強烈的食物;另外也要避免吃容易產氣的食物(豆類、花椰菜、高麗菜、洋蔥等),可減少開口處或外接囊袋發生鬆脫及擴張的情形。
溫昭銘營養師提醒民眾,在進行大腸癌的手術後,除了飲食上要特別注意之外,也要進行適度的運動,如此才能在術後維持健康、良好的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45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夏季炎熱吃上西瓜超解暑!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游明謙醫師表示,西瓜是很好的水果,富含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但是要注意腸胃系統不佳、糖尿病人、慢性腎臟疾病、呼吸系統疾病、過敏疾病的族群,記得食用的量不宜過多,最多一個手掌為限,也因為西瓜屬性較寒,從冰箱取出後應先退冰才不會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胰臟癌又奪寶貴性命!新北市議員唐慧琳去年確診胰臟癌3期,期間專心接受治療,3天前於臉書貼文,祝福東奧選手們奪金為國爭光。不料,今(25)日凌晨5時病逝,享年49歲。 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全球知名男高音帕華洛帝、「時尚老佛爺」卡爾拉格斐,以及我國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海巡署20日於台南安平外海查獲1艘「人蛇船」,船上載有6名印尼籍、2名緬甸籍等8名偷渡客,當天PCR採檢僅1人陰性,其餘7人偷渡客為陽性,複驗時其中1人陽轉陰。 台南市政府衛生局今(25)日公布基因定序結果,印尼籍案15576、緬甸籍案15580兩人感染Delta病毒...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國內今(25)日新增12例本土個案,無死亡案例,這是全國3級警戒、2個多月以來首次無新增死亡個案。 ▲7月25日新冠新確診資料。(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關聯不明的個案是相對少的1次,疫情在可控制的情況下,但國際疫情仍然嚴峻,不能掉以輕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